免疫力去哪儿了?

经常有妈妈打电话给《母爱好时光》节目,和凯小淇抱怨:“我家孩子免疫力差啊!只要流感来了或者只要幼儿园里有感冒的,肯定能带上他!我是不是该吃点啥药增加免疫力呢?”

凯小淇告诉你,免疫功能有两大方面,一方面叫先天性免疫,一方面叫获得性免疫。什么叫先天性免疫?生来具有的,包括三个方面:机械防御机制,化学和生物化学成分,喂养途径和营养物质。而获得性免疫包括:感染性疾病、预防接种、体内正常菌群。

上面那些都是“臭氧层子”,凯小淇实实在在的告诉你吧,你净整些“没用的”,就是那些“没用的”把你家仔的免疫力给整没了!!!

哪些没用的呢?

人工喂养

新生儿的纯母乳喂养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为孩子建立正常的菌群,启动全身的免疫功能。第一口奶,一定吃亲妈的。奶粉建立起来的肠道环境,是畸形的肠道环境。全母乳喂养的孩子,胃肠道感染的几率低很多,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也会略低,混合喂养的其次,最差的是全奶粉的。剖宫产、配方奶、无菌环境---是肠道正常环境的3大杀手

过度清洁

那些手边随时备着瓶超级强效杀虫/清洁剂,恨不得把家中的每一个细菌都杀死的爸妈,很可能导致他们的孩子暴露在过敏和多种化学物质中毒的健康风险中。

澳洲环境研究学院(AustralianCollegeofEnvironmentalStudies)的创办人、理疗家毕杰玛(NicoleBijlsma)警告,洁癖对健康弊大于利。他在新作《健康的屋子,健康的家》(HealthyHome,HealthyFamily)一书中指出,由于现代家庭惯于使用威力巨大的化学制剂,幼儿过敏症如火山一般爆发。有的孩子长期生活在“无菌“的环境中,接触的微生物太少,导致自身免疫力低下,一旦与外界“亲密”接触,就会生病。

配备了太多高科技数码产品的房子,很可能增加儿童暴露在有害电磁波中的风险。毕杰玛建议家长们尽可能不要使用刺激性的空气清新剂,除臭剂以及含氨和漂白成分的窗户、微波炉和地板清洁剂。

给孩子吃的太饱

婴幼儿脏腑消化吸收功能都没发育健全,虽然迫切需要营养物质,但是脾胃运动消化功能决定宝宝不能一下子吸收太多食物营养,负责负担太重会造成反效果,导致宝宝积食、腹痛,甚至引起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记住这句老话:“若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滥用抗生素和过度输液

我国过度输液的现状已经到了“吊瓶当可乐喝”的惊人程度。数据显示,年我国医疗输液用了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一年中输液了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还会增加细菌耐药性,摧毁孩子机体的免疫力。

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细菌耐药,从而削弱甚至摧毁机体免疫力。因为抗生素是“敌我不分”的,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也会破坏体内的有益菌群,滥用抗生素会引起体内菌群失调,致使有害菌大量繁殖、而正常菌种被抑制或杀灭,从而造成病情加重或引发新的病变。正常情况下遇到细菌,机体免疫系统会与细菌相搏斗,若战胜细菌,免疫力就会增强,下一次再遇到这类细菌就能无往不胜。但如果一生病就直接输液或使用高级抗生素,削弱机体自身的抵抗力的同时,还会在下次感染的时候由于细菌耐药,不得不依赖于更高级的抗生素,于是就陷入了一场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甚至是无药可用的境地。

乱补微量元素

补钙、补铁、补锌、补蛋白质……几乎所有父母都在忙着给孩子“进补”,可是却给孩子补出了贫血或营养不良。滥补微量元素,会造成孩子微量元素代谢在体内失衡,甚至伤害了孩子的免疫力。

建议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合理的饮食搭配,同时纠正孩子挑食、偏食等不良的饮食习,坚持食物的多样化,实现营养的均衡,来满足孩子对微量元素的需求,而不是采用保健品进行补充。如果孩子确实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益生菌的依赖与滥用

益生菌的确可以帮助孩子平衡肠道菌群,增强消化吸收能力,解决腹泻或是便秘等消化不良问题,但与提高孩子抵抗力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滥服,反而会影响孩子肠道内菌群的平衡状态。

对于全身而言,补充益生菌改变的只是肠道微生态,并没有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增强全身抵抗力。而且,益生菌并非越多越好,维持体内菌群平衡,才是良好的状态。可以适当给孩子吃一些含益生菌的奶制品并无害处,但是纯益生菌制剂也是药物,使用应谨慎。

你和家人的坏情绪

免疫力与人的情绪关系密切,紧张、焦虑、失落等消极情绪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力下降,而快乐、愉悦、放松的情绪可以让免疫力保持最佳状态。

宝宝可以感知到家人的情绪变化,家庭温馨、被爱包围的宝宝情绪会很稳定,健康状况往往很好;如果家人之间关系紧张,宝宝也会常常焦虑不安,容易生病。

辅食长期泥状或流食

久吃泥状食物会影响宝宝的咀嚼功能发展。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时,由于宝宝还没有长出牙齿,所以像果泥、菜泥一类的食物更适合于肠胃消化吸收。但如果总给宝宝吃泥状食物,就会错过拒绝能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导致1岁以后不会咀嚼颗粒性或固体食物,发生咀嚼功能障碍。要按照婴儿消化系统和乳牙发育的规律,逐月添加不同质地的辅食。比如,先从泥状食物开始,待泥状食物吃好了过渡到颗粒状食物,如粥、肉末、菜末等,随后过渡到吃烂饭、烂面条、水果等半固体食物。

近期文章(点标题可直接阅读):

「原创」幼儿园开学一周你的孩子还好吗?后悔没早点看到此文

太气愤!保姆用小锤子击打15个月大宝宝头部,只因孩子不吃饭

「原创」斤准妈妈咨询凯淇姐能否顺产!你支持顺产还是剖腹产?

「原创」凯淇姐怒了:凭啥无底线竟然让母乳妈妈断奶......

已被禁用的儿童药品与用品,你还在用吗?

16年栉风沐雨,16年母爱好时光

凯淇独立制作人工作室









































中年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儿童白癜风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