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六院一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在保肛术前做了几次放化疗,术后病理提示,肿瘤消失了!专家认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优势,在这位患者身上得到了最大发挥。

病案

肿瘤距肛门很近,手术有难度

41岁的张先生因解粘液血便长达半年,医院行肠镜检查发现直肠肿物,距离肛门只有2cm,病检提示为肿瘤。为接受更好的治疗,他慕名找到中山六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兰平教授,最终确诊为“直肠中分化腺癌”。

中山六院多学科专家会诊后认为,患者肿瘤虽然未发生转移,但距离肛门较近,保肛手术仍有难度,建议先行新辅助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做手术。

在经历规范的新辅助放化疗疗程之后,张先生接受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后,在常规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检查时,兰平教授团队却意外发现,患者竟然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通俗点说,就是肿瘤完全消失了!据介绍,一般情况下,临床上完全缓解的肿瘤患者中,仍然有可能在显微镜下找到癌细胞。但是,大约13%-20%的患者在手术切除肿物后,肿瘤细胞也完全消失,这种情况称为“病理学完全缓解”。

治疗

先放化疗再手术,提高保肛率

目前大部分的观点认为,病理学完全缓解是个好现象。那如果肿瘤完全消失,是否就不需要手术了呢?“很遗憾,现在还没有办法不做手术就能判定是完全缓解,手术仍然是肿瘤根治的第一选择。”兰平表示,目前医学专家正在努力寻找预测pCR的办法,一般肿瘤小、组织分化良好的患者可能更容易达到pCR。

尽管如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法有助于减毒增效,整体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譬如术前的新辅助治疗,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了。中山六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练磊副教授介绍,针对结直肠肿瘤,临床主要有两大治疗手段:一是手术+辅助放化疗;一是新辅助放化疗+手术。

传统的治疗模式是“见瘤就切,切了再决定是否放化疗”,如果有淋巴结转移,就考虑做放化疗(辅助治疗)。然而,对于中低位直肠癌这一特殊的临床情况,研究发现,选择“术前先予放化疗,再做手术切除肿瘤”的策略,可提高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

目前,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已经被写进国际权威的美国NCCN指南以及我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兰平教授指出,术前临床分期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即T3或者局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建议新辅助治疗后择期手术。

长按下方







































引发白癜风原因有哪些
白癜风医院上海哪家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