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患于未然是最佳手段,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外,体检也是一重要方式。每次体检结果都正常,真的需要吗?出现异常后如何读懂检查报告?
健康体检是以健康为中心的身体检查。主要面对身体尚未出现明显疾病的健康人及有疾病高危因素的健康人,预防保健性体检。基本的体格检查灵敏度有限,但依然有用。
「身高体重」
▼
体重快速上升伴有水肿,可能预示着肾脏疾病
体重快速下降,可能预示肿瘤等恶性疾病
同时,根据身高体重计算BMI值,判断是否肥胖
肥胖是许多疾病的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血压」
▼
脉压=高压-低压,正常值为30-40mmhg
大于70mmhg,可能预示着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不及早干预,损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
「体格检查」
▼
头颈、心、肺、腹等体格检查
是最基础的健康体检,可针对性的防治疾病
但未必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
但重五脏,轻五官是常见的体检误区之一
如:鼻咽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
许多患者都是通过简单的鼻咽部检查发现的
而眼底视网膜是全身唯一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末梢血管
其状况对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辅助检查,即通过医学设备进行身体检查,主要为各式化验检查,有助于初筛部分疾病,也是一些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之一,如:肿瘤的良、恶性主要靠病理血检查确定。
「血常规」
▼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疾病发生时,血常规结果会有异常
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数
典型用处在于可以直观判断贫血类型
「尿常规」
▼
尿液,人体新陈代谢的排泄物
血尿、蛋白尿、尿沉渣中有形成分等
提示泌尿系统疾病、全身性病变
如:肾脏疾病、糖尿病、肝胆疾患等
「大便常规」
▼
大便常规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必要检查项目
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
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提示消化道出血
诊断筛查消化道肿瘤,如:肠道
「肝肾功能和血糖检查」
▼
可以发现肝肾功能损害、鉴别黄疸病因、
判断高血糖、高血脂等问题
「肿瘤标记物」
▼
肿瘤标记物升高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肿瘤
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肿瘤标记物也可升高
有肿瘤家族史、某些特殊的肿瘤高危因素人群
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肿瘤标记物的检查
发现肿瘤标记物升高时,需咨询医生、定期观察
常见的肿瘤标记物包括:胃肠道的CEA、CA19-9
卵巢肿瘤的CA,肝脏和卵巢肿瘤的AFP等
30岁以下的健康人群,严重疾病的发生率较低,没有特殊症状,有些体检项目可以不用每年做。40岁或45岁以上人群,定期体检对疾病早期发现帮助较大,需体检的项目更多,成本更高。但检查并不是越贵、越高级、越频繁,越好。
「安全系数高」
▼
超声检查,
安全系数高,孕产妇的产检都可以积极使用
MRI检查,
清晰度较高,也是孕妇和婴儿可以使用的检查
价格相对较高、成像耗时较长,
不是常规体检的最佳选择
抽血检查对一般人没有明显的健康损害
「风险因素」
▼
X线检查,一年做一两个胸片检查,不会有明显伤害但它有电离辐射,低危健康人群建议少采取CT检查电离辐射量较大;不吸烟不接触厨房油烟人,甚至不需要频繁检查;如果有肺癌高危因素,可以做低剂量CT检查,PET-CT检查需要让一些放射性同位素进入体内,全身检查一次PET-CT,相当于一个正常人30年的辐射,花费高,风险较大,不推荐健康人的常规体检以上检查如有需要,积极配合,以免耽误病情。
看到增生、结节、囊肿、息肉等检查结果时,不少人会惊慌失措。如何看待这些较为常见的检查结果?
「增生」
▼
增生未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会引起不适
如:前列腺增生、骨质增生等
主要看增生部位、大小与性质
有些增生也会恶性化发展,可定期检查
「结节」
▼
结节,全身区域都有可能生长
有些可以直接摸到,如甲状腺结节
以下2医院就诊,定期检查
结节在短期内发生变化,如:大小、颜色等
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出现结节也需堤防病变
「甲状腺结节」
▼
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是较为常见的
但也需引起重视,定期复查,尤其是
长得快;经治疗后反而增大;
单个的结节坚硬、固定,但又不痛;
邻近的颈淋巴结肿大;有钙化点;
有压迫症状,出现声音嘶哑等
「囊肿」
▼
囊肿恶变的可能性较小,一般不超过5%
但也需看具体情况
如近神经的囊肿会压迫正常组织
股骨囊肿易引起骨折,需及时诊疗
常见的肝囊肿建议每年做1-2次检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