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直肠癌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疼痛机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肠癌细胞浸润或侵犯邻近血管、神经、淋巴管、软组织、内脏和骨组织,对其压迫或刺激,从而产生疼痛。二是直肠癌肿瘤本身所产生的一些化学致痛物质、肿瘤的代谢产物、坏死组织分解产物等刺激痛觉感受器产生疼痛。

  直肠癌患者出现疼痛的原因多数是由于肿瘤生长或转移直接侵犯或压迫周围组织内的感觉神经所引起,因此,要使是癌症患者无痛,最好的办法是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把直肠癌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其无法致痛。其次,对于那些目前还无法做到早期诊断,或在发现时已属中晚期的直肠癌患者,也不能放弃对癌症本身的处理。

  药物止痛主要适用于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对肿瘤本身进行积极治疗或经治疗后疼痛仍然存在的癌痛患者,为有效帮助此类患者止痛,WHO早在年就倡导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三阶梯止痛法”,用药原则是

  ①按阶梯给药:即根据直肠癌患者疼痛的不同程度选用不同药物,轻度疼痛选用非甾类抗炎药(1级药)如芬必得、扶他灵、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炎痛喜康、消炎痛等;中度疼痛选用弱阿片类药(2级药)如可待因、镇痛新等,也可选用非阿片类药如曲吗朵(奇曼丁)、平痛新、强痛定、颅痛定等;中到重度疼痛选用强阿片类药(3级药)如吗啡、缓释吗啡(美施康定)、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等。一般直肠癌患者用药要由弱到强,由少到多,由单用到联用,逐渐加量。

  ②按时给药:即不要等直肠癌病人疼痛重新出现或难以忍受时才用药,而要有规律地按时用药,如每日1次或2次,使药物持久有效,避免因疼痛反复发作增加患者痛苦或形成难治性疼痛。

  ③个体化给药:即不受所谓常用量或“极量”限制,而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肿瘤的类型、用药后的耐受性和反应来选择药物和药量,以达到有效镇痛为目的。治疗时,随时注意疼痛的再评估和用药剂量调整。

  ④口服给药:相对于注射给药,口服给药简单、方便、安全、经济、作用时间长且不易产生依赖性,所以,控制癌痛应尽可能采用口服用药,如不能口服应考虑经直肠或经皮给药;注射给药一般仅作为最后选择或临时性追加用药。

  ⑤第3阶梯推荐使用吗啡类制剂,而不提倡使用目前我国常用的杜冷丁:因为哌替啶的镇痛强度仅为吗啡的1/8,维持时间仅为吗啡的1/2,而且其代谢产物对神经系统及肾脏有较大毒性,加之该药口服生物利用度差,多需采用注射给药,而注射本身又会导致疼痛,所以不宜用于长期疼痛的患者。相比之下,吗啡有口服及注射2种剂型,一旦中毒也较易解救,明显优于哌替啶。

  癌痛患者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各级止痛药联合应用(应注意同级药物一般不联用),或将其与其它可加强其止痛作用的辅助药联用。研究表明,适当的联合用药可明显加强止痛效果,延缓药物升级的时间。目前已有文献支持,人参皂苷Rh2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和LOVO生长的抑制作用。所以直肠癌晚期疼痛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最好能坚持服用一些抗肿瘤且能消炎止痛的中药如人参皂苷Rh2,能有效的帮助直肠晚期患者消除炎症、缓解疼痛,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肠癌手术后预防复发和转移

  黄女士,50岁,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肠癌,年3月做过手术的治疗,手术后也没有做其他的治疗,就是体质虚弱,睡眠也不是很好。黄女士心脏不太好,爬楼梯几步就感到累,中间需要休息好几次。在家人的建议下,开始服用人参皂苷Rh2,因为表妹给家人服用过,当时表妹家人服用后效果不错,主要是为了增强抵抗力、预防复发和转移。

  因为经济和病情,黄女士减量服用,一天2次一次1粒的剂量服用,刚开始效果也不明显,服用一月后体质有所改善,走路没有原先那么累了,睡眠情况也好了很多,自己感觉身体状况还可以,医院复查,现在还在坚持服用。

  直肠癌晚期疼痛在带给患者肉体痛苦的同时,还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绝望等恶劣心情,后者又会使疼痛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如何缓解直肠癌晚期疼痛想必已经通过此文有了很大的了解。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