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早餐,绅士的中餐,乞丐的晚餐”,一直是许多养生达人推崇的生活方式。然而,睡过头不吃早餐、晚上聚餐大补、加班一忙零食替代正餐充饥……起早贪黑的快节奏和节假日的大放松,饮食不规律,导致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肠炎,医院的主要急诊。
今天,我们就请医院消化内科的许鸿志博士为我们历数不吃早餐与贪吃晚餐的危害。不吃早餐的危害1易患消化道疾病
人经过一夜睡眠,早晨肠内食物已消化殆尽,急需补充。如果早餐吃不好,午饭食量必然大增,造成胃肠道负担过重,长期饮食不规律容易引起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等疾病。2降低大脑功能
饥饿时血糖降低,会使大脑出现一过性功能障碍,发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易疲劳,甚至可影响大脑功能。有研究发现,在智力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吃早餐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不吃或少吃早餐者。这可能是因为不吃早餐的人营养和能量不足,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久而久之影响学生的智力和记忆力。3体内胆固醇增高
研究发现,不吃早饭的人比吃早餐者胆固醇约高33%,而血清胆固醇高的儿童血管中会出现脂肪纹,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征象之一。4加速人体的衰老
不吃早餐,人体只得动用体内贮存的糖原和蛋白质,久而久之会导致皮肤干躁、起皱和贫血等,加速人体的衰老。同时早餐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在全天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外相关的实验证明,早餐摄入的营养不足很难在其他餐次中得到补充。严重时还会造成营养缺乏症,如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5容易患胆结石
人在空腹时体内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特别高。在正常吃早餐的情况下,胆囊收缩,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如果不吃早餐,胆囊不收缩,长期下去就容易生胆结石。6难减肥易发胖
有些人认为不吃早餐可减少热量的摄取,可减轻体重而减肥。其实不吃早餐的人,常常到吃午餐时,因为饥饿就忘却减肥而情不自禁地吃得过饱,造成机体热量过剩,从而不仅难以减肥,而且容易发胖。每天不吃早餐只会让午餐吃得更多。日本的相扑选手,就是靠不吃早餐只吃午餐和晚餐来增重的。7“排毒”不畅易便秘
在三餐定时情况下,人体内会自然产生胃结肠反射现象,有利身体排毒;反之若不吃早餐成习惯,就可能造成胃结肠反射作用失调,产生便秘。身体“排毒”不畅,毒素在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化作“痘痘”,通过这种激进的方式“排毒”。8打乱生物钟影响寿命
一个人的健康长寿靠人体生物钟的支配,不吃早餐打乱生物钟的正常运转,肌体所需营养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生理机能就会减退,再加上不吃早餐带来的种种疾病对机体的影响,都在影响人的健康长寿。
早餐很重要,早餐、午餐和晚餐的比例最好是3∶2∶1,这样子就能让你在一天内所吃的精华在体力最旺盛的时间内消耗掉。贪吃晚餐的危害1易发肥胖
晚餐吃得过饱时,多余的热量经代谢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储存,可使人发胖。2易诱发胰腺炎
晚餐吃得过好过饱,加上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如果胆道壶腹部原有结石发生嵌顿、胆道蛔虫以及急性胆道感染,则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3久了会尿路结石
人体排尿高峰一般在饭后4~5小时,而晚餐吃得过晚,晚餐后产生的尿液就会全部潴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尿路中尿液的钙含量就会不断增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尿路结石。4造成高血压
晚餐进食过多肉类食物,不但会增加消化道负担,还会使血压猛然上升。此外,人在睡觉时周围动脉血流速度会大大减慢,过量的血脂就会沉积在动脉血管壁内,久之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出现高血压。科学研究证明,晚餐经常进食荤食的人比素食的人血脂一般要高2~3倍。5引起神经衰弱
晚餐过饱,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的器官造成压迫,使大脑相应部位的细胞活跃起来,诱发各种各样的噩梦,久而久之引起神经衰弱。6易致肠癌
如果一天食品大部分由晚餐摄入,这些物质在大肠内受到厌氧菌的作用,产生过量的有害物质可增加肠道和肝肾的负担,加之睡眠时蠕动减少,又会相对延长这些物质在肠腔内停留的时间,从而易导致大肠癌。7诱发冠心病
晚餐摄入过多热量,可引起血胆固醇增高。而过多的胆固醇可被转运到冠状动脉中层堆积起来,成为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因素之一。8引发糖尿病
如果中年人长期晚餐过饱,经常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岛素负担加重,进而诱发糖尿病;并且晚餐吃太多,吃太好,造成的肥胖也是会引发糖尿病。链接 养胃时间表7:00喝杯温开水。可以湿润口腔、食管、胃黏膜,冲刷附着于黏膜的黏液和胆汁,促进胃肠蠕动,为进餐做好准备。还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但不宜过多饮水,约毫升即可,以免冲淡胃酸,影响消化。不宜喝凉水,以免对胃部造成刺激。还可以练习叩齿下,或者张嘴、舌尖抵住前腭(上牙堂前部),有助唾液分泌,而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可助消化。7:30早餐不能省。一份好早餐应包含谷类、奶类、肉类、豆制品、水果和蔬菜等。此外,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状态下损伤胃黏膜。吃的速度不宜过快,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持续20~30分钟。10:00起身走一走。放下手中工作,小歇片刻,做一些简单的肢体放松运动,有助于早餐消化。顺便喝点水或吃点水果,可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废物排出。11:30午餐补蛋白。午餐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比如瘦肉、鱼类、豆制品。冬季午饭前可以喝点汤,因为在食物比较干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况下,适量的汤水有益于消化和吸收。饱餐后宜站立一会儿,不要坐卧或下蹲、弯腰,以免腹压过高诱发胃食管反流。餐后不宜立即快走或奔跑,以免引起胃下垂或腹部痉挛痛。13:00打盹儿助消化。如果有时间最好能美美地睡个午觉,只要半个小时,就能让大脑得到休息,多分些循环中的血液去供应胃肠道,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但最好别趴在桌上午睡,以免压迫腹部,造成胃肠胀气。17:30晚餐宜清淡。进食量以七分饱为好,并注意补充杂粮和新鲜蔬菜。因为晚上睡眠中,心跳和血液循环都比白天慢,胃肠运动也会减慢,如果进食大量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易使血脂高,使血流更缓慢,不但易导致消化不良、肥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杂粮和蔬菜不但可预防高血脂,还可以增加维生素摄入、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19:00散步防受寒。饭后尽量不要躺着或久坐,可散散步、做做运动,但应注意,餐后半小时内最好别做剧烈运动。此外,由于胃靠近腹壁,只有少量肌肉和脂肪等在外围包裹,容易受凉。因此,在冬季外出散步、锻炼身体时,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运动时护好腰腹。尤其是老年人、体质较弱者更要防寒防感冒。通讯员高泉艺记者何崇梅漫画小牛“养胃时间表”据生命时报编辑曾欣欣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马上评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