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副院长邓清华:花钱少、贡献大,却老是被人误解的放疗
4月15~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浙医在线今起推出肿瘤防治宣传周视频特别报道,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肿瘤专家关于肿瘤防治的最新观点。这是第二篇:花钱少、贡献大,却老是被人误解的放疗
“刚才我接诊了一位低位的直肠癌术后患者,肿瘤已经侵犯到直肠以外的组织,伴有周围淋巴结转移,像这样的患者,毫无疑问是要建议做术后辅助的放射治疗的,但患者对放疗有误解,犹豫了半年了。如果再犹豫下去,他术后辅助放疗的时机可能就失去了。”医院集团肿瘤中心、医院副院长邓清华前天对浙医在线记者说。
手术、放疗、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三大传统根治手段。相比于手术和化疗的高接受度,很多患者却因为担心有辐射而排斥放疗。“很多患者对放疗的误解很深。”邓清华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的数据,癌症的平均治愈率在55%左右,其中外科手术贡献了其中的27%,放疗则贡献了其中的22%。
邓清华带浙医在线记者参观了医院的放疗治疗中心,位于吴山脚下的一个巨大山洞里。除了治疗室门口的大三角形警示牌外,看上去和我们平时常见的CT室区别不大,放疗室的医护人员治疗时也都穿着普通的白大褂,没有看到有穿着厚重的铅衣的,这跟许多人想象中的并不一样。
一位60多岁的患者拿着一个上半身人形的固定体膜和一次性医用卫生垫,跟随医护人员走进放疗治疗室。这位患者是一个3B期的肺部肿瘤患者,他熟练地将上半身衣服脱去,平躺在治疗床上,还叮嘱负责摆位的医护人员一会儿用毯子给他盖一下肚子。两个医护人员用固定体膜将其上半身按设置好的治疗数据精确固定好,随后来到控制室开启仪器,正前方圆形的设备转动了起来,就如同太空舱启动一样的。他们告诉浙医在线记者,这次给患者做的是肿瘤精确放疗。
医院放疗科医生向浙医在线记者演示放疗过程
“放疗技术这些年发展的很快,相比五年前进步了很多。”现场医护人员介绍,这是一台直线加速器,具有4d的影像设备,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可以实时跟踪中心位,进行动态、精准的治疗。
“放射治疗确实是一种损伤性的治疗,但如今的放疗技术能够把放射损伤控制在最低的范围里面,所以放射治疗总体来讲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邓清华说,在临床中,放射治疗有堪比手术刀的效果。比如,针对于一些早期的头颈部肿瘤,如鼻咽癌早期的病人,单纯放射治疗就可以达到85%~90%以上的治愈率,远远优于外科手术。现在也有大量的理论研究显示,对于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如果是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它的疗效不亚于外科手术,甚至可能还优于外科手术。
邓清华用两句话来对放疗作了概括:
第一句话是:从世界范围看,放疗是肿瘤治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局部治疗手段。
第二句话是:对一些病人来说,放疗是效价比最高的局部治疗手段:花钱少,贡献最大。
邓院长想在这里给肿瘤患者提个醒:对于放射治疗不要有太多的误解,对医生要有一定的信心,因为现在的放疗技术是足够能做到既使肿瘤可以接受很高剂量的照射,也对正常组织进行保护。
记者陈彦汝首席记者俞茜茜视频制作仲伟▼往期精彩▼
16年间浙江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前移;平均发病年龄由59.7岁降至57.6岁,女性比男性趋势更明显
1个月大女婴肝肿瘤引发心衰,爸爸说我已经带她回老家了还有希望吗?医生为此打了半个多小时电话
专查乳房!像切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筛查肿块是不是乳腺癌;我省引进省内首台3D钼靶
白血病治疗一年多后“死灰复燃”,49岁的她寝食难安:我该怎么办?
50多岁的他遇到肝胆外科“最难手术”,医生为什么术前3D打印了一个“肝脏”备用?
健康的你一定会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