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姐今年刚确诊结肠癌,绝望中的她在病友群里认识了康复6年的老黄叔,老黄叔积极面对疾病的态度,给了林姐极大的鼓舞和希望。积极的态度有了,医院的选择,疾病的治疗方案,后期要注意些什么怎么又让林姐犯了难。
医院确诊结肠癌,医院治吗?
我打算找专家云会诊后在本地治疗,是不是比较合适呢?
结肠癌的预后是怎么样的?
我该怎么做才能达到长期生存?
……
其实,对于像林姐这样的新患者,因为对肠癌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往往容易闻“癌”色变,在面对癌症时显得着急慌乱。
为此我们邀请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副主任医师王峰教授,为我们分享大肠癌全程服务中的就医问题,让大家能够更好的踏出抗癌第一步。
专家
名片
王峰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内科副主任
MDAnderson肿瘤中心博士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靶向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患癌就医——合适的才是最优选
很多患者在确诊肠癌后第医院的领域专家,认为好医院,医院的“专家号”往往一号难求。其实不必要,对于肠癌患医院和科室才是明智之选。那么,如何选医院和科室进行治疗呢?我们听听王峰教授的建议。
一、病情差异,需因人而异
早、中期患者:医院能有同质的诊断和治疗时,可以考虑在当地治疗。
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全面检查并得出准确分期,手术作为早中期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准确的诊断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治疗的判读。
②对于能够手术的患者同时需要考虑其危险程度,是否需要术前新辅助放化疗。
转移的晚期患者:转移的晚期患者更需要明确的治疗目标和全程管理治疗规划,特别是多学科的合作诊治,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医院医院。
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
二、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医院是个较普遍的现象。很多病人觉得做手术的外科医生肯定比内科医生了解自己的病情,其实不然,肿瘤内科的医生放化疗方案的熟悉程度更高。
例如:
我们常见的治疗方案: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贝伐珠单抗,药都是好药,怎么用才是关键。
指南推荐:贝伐珠单抗适用于联合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适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
但指南并没有详细指出:
如何调整药物剂量的增减?
增减计量后对疗效是否有影响?
出现副作用该怎么处理?
这些常见问题需要靠肿瘤内科医生们丰富的经验才能有效应对。所以病人在选择科室时也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当前治疗阶段的科室进行针对性地治疗。
多方求诊,或许事倍功半?
为了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很医院求诊,甚至国内外专家云会诊,自己再根据不同的方案综合取出相同或相似方案来治疗,这样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确定诊疗方案上的做法真的有利于治疗结果吗?
王峰教授告诉我们:不建议换着多方求诊。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医也是如此。
肿瘤领域近些年飞速发展,诊疗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指南上推荐的诊疗方案是普遍的诊疗共识,医生往往会根据经验和接收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对方案做出调整。
患者或家属往往都是“门外汉”,通过判断医生间的方案取“近似值”来制定自己的诊疗方案,这样的行为不可取。
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
医患诊治是建立在双方信任的基础上,医患和谐才能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以晚期肠癌患者为例,医生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会先提出专业的诊疗方案和建议,再根据患者和家属的自身意愿,结合身体情况、经济情况、心理接受度和治疗耐受性等进行综合的全盘考量。
医生和患者或家属需要通过不断的沟通磨合才能找到最适合当前情况的治疗方案。所以,相信你的医生,多和医生沟通才是最佳的治疗选择。
全程管理有效延长5年生存期
肠癌的预后取决于疾病临床分期,手术能否根治等因素,早期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王峰教授总结了一些延长生存期的关键因素:
①定期复查随诊是关键
肠癌的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定期复查随诊很关键,需要记住两个关键数字,3和5:
分期
随访频率
I-III期疾病的术后随访
a)I期:
每6个月一次,共5年;
b)II-Ⅲ期:
1-3年:每3个月一次;
3-5年:6个月一次(至术后5年);
5年后:每年一次随访。
IV期转移瘤
1-3年:每3月一次;
3-5年:6个月一次;
5年后:1年一次。
5年是个分水岭,其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机会就会降低。当然,患者需要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