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夏季是野生菌采摘上市的重要季节,更是误食野生菌中毒的高发季节。若采摘、食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严重者将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有效遏制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高发频发态势,防范和减少食用有毒野生菌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万山区第一幼儿园特发布以下预防食用野生菌的有关常识。野生菌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菇肉质结实,口感各异,香气浓郁,经科学研究营养价值无法比拟。所以,野生菌也因此得到人们的青睐!但在食用时必须谨慎。

野生菌食用与预防中毒的科普知识宣传:

一、食用野生菌的预警1.不采摘和食用不熟悉的菌类。出售、购买自己尚未食用过或根本就不认识的野生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幼小难于识别或过于老熟及已霉烂的野生菌,也不要采摘被污染土壤或有毒矿物上及桉树周围生长的菌类。2.不论哪种菌子,都不要凉拌吃,一定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每次只加工和食用一种野生菌,避免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产生有毒物质;吃菌时不喝酒。3.餐饮经营单位(户)要严把野生菌的采购关,建立和掌握野生菌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严格执行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4.学校食堂、集体食堂、工地食堂、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烹饪食用野生菌类,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5.食用野生菌后如有不适,如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治疗。二、野生毒菌中毒的类型1.胃肠炎型:轻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会出现休克、昏迷、急性肾衰竭。2.肝肾损害型:此型中毒最为严重,毒素为剧毒,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肽类和毒伞肽类。此型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3.神经精神型: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患者可能会狂笑,手舞足蹈,产生幻觉,严重者出现谵妄、抽搐、昏迷等症状,还可伴有胃肠炎症状。4.溶血型:误食会出现胃肠炎症状,后出现黄疸,血尿、急性贫血、肝脾肿大等,可引起急性肾脏损害。5.日光性皮炎型:误食这类毒蘑菇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三、食用野生菌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不要购买和采摘自己不熟悉的菌类。

2.野生菌应炒熟炒透后再吃,最好每次只食用一种野生菌,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3.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3

四、野生毒菌中毒自救方法

1.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医院治疗。并告诉接诊医生自己进食野生菌的种类、时间、地点和同餐者。

2.在等待救治时,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帮助中毒者催吐、导泻:如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筷子、手指、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咽部,帮助呕吐。腹泻较轻微的可少量服用泻剂。催吐后,最好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

3.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4.医院不具备救治野生菌的医疗条件,医院要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尽快将病人转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野生菌是每年夏天必不可少的美食,也是大自然恩赐的舌尖美味。但生命可贵,乱吃要命。在此提醒大家:慎食野生菌!

这些野生菌可以采摘和食用!

有毒!这些野生菌千万不要采摘和食用!

万山区第一幼儿园温馨提醒:1.不要采集和食用不熟悉的菌类。2.不论是哪种菌子,都不要凉拌吃,一定要炒熟煮透;吃菌时不喝酒。3.吃完菌后如有不适,如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治疗。

编审:刘洁编辑:李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