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仅在身体中扮演“老大哥”的形象,而且作用也是十分强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每天肝要在体内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就是这样一个强悍的器官,却偏偏没有痛觉神经,这也是人们在被提醒少做伤肝事的时候不以为然,不知不觉查出肝癌又后悔莫及的主要原因。
提到伤肝事,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烟酒,这两件事确实会有影响,尤其是酒,长期喝酒的人比普通人得肝病的几率要高4倍还多。
但是这两件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做,有些事却是几乎每个人都接触过,如果不注意对肝的损伤比烟酒还“毒”,父母会常用,建议转告。
“厨房3物”比烟酒更伤肝,转告父母
1、久用不换的木质菜板
木质菜板常用于切菜、剁肉,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刀痕,经清洗后在水分的作用下,菜板会变得潮湿,案板刀痕中就容易滋生黄曲霉毒素。
这种毒素毒性较强,开水也很难“对付”它,人体一旦摄入就会对肝细胞造成毒害,诱发肝细胞癌变。
2、只用不洗的油壶
油壶是用来储存食用油的,但是时间一长油渍就会留在墙上和盖子上,产生一种“腐臭”的味道,这是由腐臭、氧化的油引起的。
酸味油含有对肝脏有害的氧化物和自由基。在摄入后,它们首先被消化道吸收,然后被肝脏解毒,导致中毒,堆积的肝细胞容易随时间变化。
3、发霉的花生、玉米、谷物等
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最容易藏有黄曲霉毒素,如玉米、花生等,一旦霉变黄曲霉素含量就很高,
因为黄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传播的,食物极易牵连霉变。还有大米、小米、小麦、豆类、薯类也会含有黄曲霉素,因此如果米饭有异味了最好不要再吃了。
此外,日常的3种食物也是肝不喜欢的,劝你管住嘴
1、大鱼大肉
肝脏是脂肪运输的枢纽,消化吸收后的一部分脂肪进入肝脏,之后再转变为体脂贮存起来,饥饿时,贮存的体脂先被运送到肝脏,然后进行分解。
吃太多高脂油腻食物,容易导致脂肪代谢紊乱,使脂肪堆积于肝脏内形成脂肪肝。除了少吃五花肉、肥牛、肥羊等食物,在外就餐,尽量不点油炸、油煎、香酥、干锅、水煮之类的菜肴,多选择蒸、煮、炖、凉拌的。
2、半生不熟的食物
研究发现,醉虾、生蚝和半生不熟的贝类常带有细菌和肝吸虫等寄生虫,容易引发急性胃肠炎、痢疾,可能导致肝病恶化,甚至诱发肝昏迷。食物内的寄生虫很难通过肉眼识别,最简单的方法是把食物煮熟、煮透后食用。
3、葵花籽
多味瓜子加有香料、食盐、糖精。香料有天然香料和人工香料两大类。天然香料如茴香、花椒等都含有微量黄樟素。
人体摄入黄樟素多了,会引起肝脏病变。而且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吃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可使脂肪较容易积存肝脏,影响肝细胞的功能。
日常养肝从“吃”开始,养肝食疗方了解一下
中医讲:肝是将军之官,可见肝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日常养肝护肝是很有必要的。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记载:蒲公英根、金银花、杭白菊、枸杞子、红枣、甘草几种食材有养肝护肝的作用,平时用这些食材泡茶喝,能帮助肝脏清理垃圾毒素,减轻肝脏压力,这也是老中医常用的养肝小经方,药食同源的原理如下:
蒲公英:可清热毒、化食毒、消恶肿,而且全身是宝,尤其是根部,对肝脏有比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金银花:能清热解毒以及降肝火,同时也能缓解药物以及其他物质对肝脏所带来的伤害,特别适合于祛除肝毒。
杭白菊:性辛、味甘、略苦、微寒,可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适合日常养肝护肝。
制作茶的过程比较麻烦,需要掌握量和制作工艺,很多人并没有条件去制作,想要更方便健康,可以选择科学配比的茶包,想喝的时候拿出一包,用热水冲泡,只需几分钟就可以拥有一杯“养肝茶”。
温馨提示:想要肝“强壮”,3件事少做一点
1、憋尿少一点
经过一夜休息,身体毒素都要通过尿液、汗液、粪便排出毒素,早晨起床要马上排尿,把一整夜毒素排出,否则憋尿会让毒素堆积体内,时间久了容易诱发肝中毒。
2、饮酒少一点
过量饮酒会降低肝脏净化血液的能力,导致体内毒素增加,诱发肝脏损伤及多种疾病。另外,酗酒还容易导致肝脏中毒,诱发肝炎。长期过量饮酒则容易导致肝硬化,每天饮高浓度酒超过两杯(25毫升)就会伤肝。
3、心情好一点
情绪与“肝火”关系极为密切,不良的情绪刺激会导致肝脏损害,而肝脏损害又会加重情绪失衡。
肝气郁结或快或慢会反映出一系列躯体疾病:胃痛、腹痛、便烂、头痛、胸闷、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色斑、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等等。
一般人往往经不起多次大怒激愤的情绪冲击,会导致肝气横逆、肝阳暴涨,太伤肝太伤人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