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假期结束了,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传入的风险持续存在,诺如病毒等病原体导致的消化道传染病易在学校等集体单位传播,为了不让传染病影响学生们的正常作息。请家长、老师和同学们注意这几点:
1.春季传染病是怎么传播的?流感、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方式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食物或饮料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的环境传播,但诺如病毒还可通过接触患者粪便或者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传播。
2.临床表现?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始症状和流感类似,也是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为首发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后常常引起“诺如病毒性胃肠炎”,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腹泻,通常持续1-2天,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3.怎么预防?(1)学校应制定传染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严格落实晨午检、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及复课证明查验等制度,定期对学校内公共场所如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重点部位如门把手、楼梯扶手、水池、便器、电梯按钮等进行清洁及消毒,同时做好学校饮水及食品安全的管理。
(2)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及传染病知识培训,急性胃肠炎患者必须上报并立即脱离工作岗位;配备充足的消毒物资及个人防护物资备用;在厕所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及香皂;日常学习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知识教育及洗手方法培训。
(3)校医应在日常对授课老师或保洁人员做好消毒液的配置,呕吐物及污染区域消毒方法的培训等工作,并对相关人员的日常消毒工作、发生疫情后的消毒工作等进行质量控制。
(4)学校应精准掌握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员工的分布情况,并对全校师生、员工等进行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培训。
(5)教育家长不要让学生带病上学。班级内有学生发热、呕吐时,除了做好校内的消毒隔离工作外,还应该通知家长带发病儿童就医或回家休息。
4.如何发现并报告?(1)认真落实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查、登记与报告制度。学校疫情报告人定期对全校学生及儿童的出勤、健康状况进行巡查,及时核实缺勤、缺课原因,一旦发现疑似病人时要立即通知医院进行诊治,在明确排除传染性疾病之前禁止入校;加强考勤管理,落实缺勤登记制度学校要严格执行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预防保健老师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出现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应及时进行缺勤原因追踪,一旦确诊为传染性疾病,要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
(2)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一旦发现相似症状的聚集性传染病病例,应立即报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同时报同级卫生和教育主管部门,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持医院证明排除传染性疾病后再返校,在此其间不得返校参加正常教学活动,严防疫情扩散蔓延。加强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有新发病例立即上报。在需要时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其他防控工作。
过节防疫重点戴口罩、勤洗手量体温、不聚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