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癜风是怎么回事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530985.html
根据全球肿瘤负担报告,结直肠癌是全球新发病例最多的三种癌症之一,死亡率位居第二,仅次于肺癌。更加令人揪心的是,如今结直肠癌越来越年轻化,而年轻人患上肠癌,生存率更低。

患上肠癌的年轻人,生存率更低!

年6月发表在JAMANetwOpen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结直肠癌不仅年轻化,而且与在50~51岁诊断的结直肠患者相比,年轻患者的生存率更低。该研究发现,在未经调整的分析中,与51~55岁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相比,早发结直肠癌患者(年龄<50岁)的10年生存率较低。研究人员进一步评估发现,低于50岁的确诊结直肠癌患者中,在35~39岁确诊的个体生存优势最大,但是这种较高的生存率仅限于Ⅰ期和Ⅱ期结直肠癌。所以这个研究结果强调了早期癌症筛查的重要性,如果在35~39岁癌症筛查,当被诊断出Ⅰ期和Ⅱ期时,生存优势还是很大的。而年轻人结直肠癌生存率之所以更低的原因,也就是在于检查出结直肠癌时,大部分都已经是晚期。目前公认最有效且最常用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为肠镜检查以及粪便隐血检查。因此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的人,都要根据自身情况,定期检查。

关于肠癌的这10个重要提醒!

预防肠癌,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年1月,《中华肿瘤学杂志》上刊发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也提到了肠癌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以及筛查建议等。结合指南,这10个提醒每个人都一定要知道:1.防肠癌,一定要减肥、减腰围《指南》提到,肥胖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而根据年WCRF/AICR报告,体质指数(BMI)每增加5kg/m2,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5%;腰围每增加10cm,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2.家人患肠癌,患上肠癌的风险更高家中如果有亲属罹患肠癌,其他人也要更加重视。《指南》提到,结直肠癌家族史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而通过对涉及万人的Meta分析发现,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的人群,其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76倍。3.预防肠癌,少吃红肉和加工肉防肠癌还要减少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指南》提到,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年WCRF/AICR报告指出,加工肉类每日摄入量每增加50g,红肉每日摄入量每增加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6%和12%。4.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更易患肠癌《指南》提到,糖尿病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风险分别是健康人群的1.38倍和1.20倍。5.吸烟的人患上肠癌的风险更大《指南》提到,吸烟同样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烟草影响下的身体》中也提到,使用烟草已知会导致十种以上的癌症,吸烟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得多。6.每日饮酒增加10g,肠癌风险增加7%《指南》提到,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年WCRF/AICR报告纳入了10项研究,发现日饮酒量每增加10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7%。毕竟安全饮酒剂量其实是——零。7.要适量补充膳食纤维、全谷物《指南》提到,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其中谈到了不少研究数据,比如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每增加10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降低9%;全谷物每日摄入量每增加90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降低17%;乳制品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负相关等。8.久坐的人会增加肠癌风险《指南》提到,合理的体育锻炼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长期久坐会导致血流循环不通畅,影响肠道蠕动和代谢,也增加了粪便中有害成分在结肠内滞留时间。9.高危人群要定期肠癌筛查《指南》提到,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自40岁开始上升,并在50岁起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考虑到我国实际国情,建议4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对于评估结果为高风险人群建议在4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筛查;对于评估为中低风险人群建议在5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筛查。10.炎症性肠炎一定要重视《指南》提到,炎症性肠病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来源:健康时报排版:鹏宇

校对:瑞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