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无论是馒头还是烘焙类的面包,都需要经过发酵后制作而成,因此酵母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日常中所吃的大部分食物都需经过发酵后先进行食用。

制作食物的时候,往往也会用到酵母,这也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我们所吃的一些馒头也是会利用酵母进行发酵,同时在古代的时候也是会通过发酵的形式来酿酒,所以这也算是有着多年历史的。

但是,随着人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时不时地会出现,就连酵母也没能幸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酵母菌吃多了会对身体有害,容易增加胃炎和中风的可能性,甚至有可能会致癌!这到底是真是假?

酵母是什么?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单细胞微生物,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分布于整个自然界,是一种典型的异养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够存活,是一种天然发酵剂。酵母的正式称呼是酵母菌,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单细胞微生物,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可以用在面包、馒头等食物中。

酵母致癌,常吃馒头、面包有害健康?

酵母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分解淀粉的方式,产生二氧化碳和葡萄糖“撑起”面团,主要起到蓬松剂的作用。于是,一些朋友会想当然的认为,如果酵母吃多了,在肠胃里面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然后就会引起例如肠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对健康有害。

其实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跟的,酵母会伤胃的说法,主要是来源于发酵过程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产生则需要非常严格的条件。温度需要保持在20~30°C最好,一旦温度超过47°C,酵母就会被高温杀死,自然也不会继续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换言之,蒸熟的酵母发酵食品其内里并不含有二氧化碳,伤胃的说法自然也不存在了。

其实馒头和面包作为主食,确实相对来说营养结构比较单一。精米白面不利于血糖控制,馒头的血糖指数(GI)在65-97之间,精白面包血糖指数为87.9,都属于高GI食物。而且虽然馒头会含有一些维生素B和蛋白质,但是含量还是太低,普通精细白面包又会出现含油量过高的问题。

克酵母含嘌呤.1毫克,1克酵母含嘌呤5.59毫克。11克小包装酵母可以发面2~4千克。自己算算,一个馒头含多少嘌呤,一天又能吃几个馒头。吃的时候心里默算一下,看看食物总嘌呤有没有超过每天毫克。

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的确会产出酒精,但产出的量却是微乎其微的。众所周知,酒精本身也是易挥发物质,在蒸制馒头,面包的过程中,酒精也会跟随高温蒸发,在我们食用的成品面食中,其实是基本不含酒精的。所以,即便是酵母发酵的食物,也不会因为酒精残留而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威胁。馒头,面包自然也可以放心吃。

酵母在高温下会致癌,放冷了才能吃是真的吗?

作为一种微生物的酵母,在发酵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但是要说产生致癌物质?那倒是不能的。谣言的起因说酵母在高温状态下,会使面粉当中的蛋白质和糖分发生转化产生新的香气、色泽以及味道,再经过美拉德反应,会产生一些有害的物质。

因为酵母的存活温度一般是低于60度的。在蒸馒头的时候,度高温会让酵母无法生存。如果是制作面包的话,温度能够攀升到度。换句话来说,此时的酵母已经死掉了,没办法发生转化反应。

温度太高酵母是会失效的。一般酵母发酵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9摄氏度,发酵的时候水温过高就很容易导致酵母被烫死,里面的酵母菌失去活性,从而难以达到理想的发酵效果,这个时候只能在重新用温水调制一份了。

酵母还能不能用?告诉你实话

酵母中含有丰富的维他命b族,适当吃一些酵母,能有效地改善睡眠。而酵母中的葡萄糖含量也比较高,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能量,为新陈代谢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在一定程度上酵母可以调节体内的酸碱度,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酵母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可以增进食欲。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呕吐、痢疾、脚气、多发性神经炎、皮肤病等症状。

健康使用酵母,需要做好这3点

1、温度的选择

酵母活动的温度范围时4-40℃,最适宜的温度是25-35℃。如果温度低于10℃或高于45℃,酵母活性会大大降低,温度降到4℃以下时发酵会完全停止,酵母在-60℃时也不回死亡,但如果超过55℃,酵母会短时间内死亡。

2、注意保质期

在选购酵母粉的时候,首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