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每日排便量超过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
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
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以急性腹泻发病居多,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最简便的治疗1.直接吃一种中成药:喇叭正露丸,成人每次3颗(儿童1-2颗),每天3次,一般因吃不干净的食物,导致的腹泻腹胀腹痛,一般吃药之后2个小时就有效。
2.直接吃一种食物:大蒜拍碎切碎,直接开水冲服,每次3-5瓣,每天3次,一般对急性胃肠炎很有效,如果你吃一两次腹泻好了,也可以不用继续吃了。
这个方法是我爸的验方,他说每次拉肚子吃大蒜都有效,不过我在网络上也有看到,有人吃大蒜治腹泻无效的案例,所以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吧。
以上中医最简便的腹泻治疗方法,主要应对急性腹泻效果较好,但是对于有些人的慢性腹泻,可能效果不佳。
下面从中医角度出发,分析不同类别的腹泻成因,以及相对应的腹泻治疗验方,相信总有一款适合你的腹泻。
最复杂的诊断腹 泻本病(又称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无脓血,里急后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两季尤其多见。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消化吸收不良等,见上述表现者,可按证候选方。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急、慢性两种,五类证型:
脾虚腹泻
肾阳虚衰
寒湿腹泻
湿热腹泻
伤食腹泻
寒湿腹泻 腹痛肠鸣,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痛一阵泻一次。或兼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周身酸痛,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濡(见于急性腹泻)。治宜解表散寒,化浊利湿。
·单验方·方一 白术15克,干姜6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二 生姜15克,绿茶15克,苏叶1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食疗方·方一 茶叶15克,炮姜、食盐各3克,粳米30克。同炒至焦黄,水煎服。 方二 胡椒(打碎)3克,生姜、豆豉各6克,水煎服。
·外治方·方一 见急性胃肠炎脾胃寒湿证外治方一。 方二 见急性胃肠炎脾胃寒湿证外治方二。 方三 见急性胃肠炎脾胃寒湿证外治方三。
湿热腹泻 腹痛肠鸣,腹痛即泻,泻势急迫,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见于急性腹泻)。治宜清热利湿。
·单验方·方一 金银花(炒炭)30克。研为细末,每次服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 方二 马齿苋60--8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三 鲜车前草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1剂。
·食疗方·方一 红茶或花茶10克,醋少许。用开水泡浓茶一杯,加醋少许,一次热服。 方二 大黄粉0.6--1克,糊米粉(粳米炒糊研粉)18克。先服大黄粉,继服糊米粉。温开水送下。
·外治方·方一 葛根50克,白扁豆克,车前草克。水煎20--30分钟,取药液入盆,对温开水超过足踝为度,水温保持30℃左右,浸泡脚部30--60分钟,每日2--3次,用以治疗湿热型泄泻效果最佳;伤食型加莱菔子20克,脾虚型加凤仙花30克或桂枝50克。据报道,治疗腹泻97例,总有效率为95.8%。 方二 茜草30--60克。加水连煮3次,去渣过滤,混合,候温,洗两足,每次30--60分钟。每日2--3次,连洗3--4天。据报道,治疗腹泻例,其中:痊愈例,好转10例。 方三 云南白药1克,用60--70%的酒精调成糊状敷于肚脐,并用胶布或风湿膏固定。据报道,治疗秋季腹泻40例,治愈率为%,平均治愈时间为1.7天。 方四 见急性胃肠炎脾胃湿热证外治方一。 方五 见急性胃肠炎脾胃湿热证外治方二。
伤食腹泻 腹痛肠鸣,腹痛即泻,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痞闷,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腻脉滑(见于急性腹泻)。治宜消食导滞。
·单验方·方一 炒山楂、炒麦芽、炒莱菔子、陈皮各15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二 菖蒲、莱菔子(炒)、神曲各10克,香附12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食疗方·方一 莱菔子15克,山楂20克,生姜3片,红糖15克,大米克。前三味加水煎煮40分钟后去渣取汁,用药汁煮米成粥,临熟时下红糖,一天内分3次服下,可连服5天。 方二 馒头1个。置炉上用慢火烤至焦黄色,只吃馒头烤焦的外皮。早晚各1次。
·外治方·方一 芒硝60--克。研为细末,装入纱布袋内,敷于腹部(以脐为中心),绷带扎紧。6--12小时取下,再以苍术粉适量,用唾液或温开水调成稠膏,敷肚脐,胶布固定,1--2日换药1次。连贴2--3次。
脾虚腹泻 大便稀薄,反复发作,稍进油腻食物,大便次数明显增加,甚至挟有不化之物。食欲不振,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精神疲倦,舌淡苔白脉弱(慢性腹泻)。治宜健脾益气。
·单验方·方一 莲子30克,白术10克,党参1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连服10--20天。 方二 白术、山药各6克。水煎2次,混合,加红糖30克,一次服下。每日1--2剂。 方三 灶心土克。烧红投入一碗开水中,取出土,澄清后,取水一次服下,每日2次。
·食疗方·方一 白扁豆30克(干者20克浸一夜),粳米30克,红糖适量,煮成稠粥,每日2--3次温服。 方二 饭锅巴克,莲子肉克,白糖克,将锅巴、莲肉烘干研末,与糖拌匀,每次服3--5汤匙,每日3次。
·外治方·方一 肉桂、苍术各等份,共研为细末,口津水或温开水调成膏,敷肚脐,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或加用艾条灸足三里30分钟,每日1次[足三里穴位置:正坐屈膝垂足,由外膝眼直下10厘米(3寸)或四横指距离胫骨约一横指尖的地方。] 方二 车前子3克,丁香1克,肉桂2克。共研细末,用时取药末2克,置入肚脐中,外贴暧脐膏,每隔2天换1次。据报道,治疗小儿脾虚泄泻,一般一次即可获效。
肾阳虚衰 黎明之前,脐周作痛,肠鸣即泻,大便溏薄,泻后痛减,脐腹隐痛,畏寒,形寒肢冷,或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慢性腹泻)。治宜温肾健脾。
·单验方·方一 芡实30克,淮山药15克,五味子1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二 吴茱萸2份,五味子1份。共研细末,每次服6克,早晨用米汤送下。
·食疗方·方一 猪腰子1个,骨碎补末10克,猪腰剖开,纳入骨碎补末,外用湿纸包后煨熟,取出,去骨碎补,切片,用淡盐水送服。 方二 薏苡仁、饭锅巴(以焦黄黑色为佳)各60克,加清水适量,放入锅内同煮,等薏苡仁煮熟即成稀粥,每日3次,连服1--2天。煮时不放油盐。
·外治方·方一 丁香1份,肉桂2份。共研为细末,取适量开水调成膏状填满肚脐,外贴暧脐膏或用胶布固定。本方有成药,名丁桂散(散剂)。 方二 五倍子6克,干姜6克,吴萸3克,丁香3克,白酒调成糊膏,纱布包裹,敷肚脐,外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晚敷晨揭,每日换药1次。连用3--8天。据报道,治疗腹泻50例,总有效率96%。 方三 暧脐膏(成药、黑膏药):烘软,贴肚脐。孕妇禁用。 方四 十香暧脐膏(成药、黑膏药):烘软,贴肚脐,孕妇禁用。
《治病不难》
让天下无难治病,让治病花最少钱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