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已上升至第三位,临床上超过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有什么方法可以早期发现大肠癌?
本周正值第22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由新民晚报、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上海市体育局等主办的新民健康大讲堂——今年第2期“爱尔眼科杯·新民健康周周讲”上传出消息,上海中医院肿瘤科主任李琦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对多例结直肠癌患者研究后发现,脾虚湿热是大肠癌的核心病机,湿热是大肠癌化疗耐药的病理基础,脾肾两虚则是大肠癌侵袭转移的主要因素。李教授为此提醒,从中医角度来看,有大便不调,舌红苔黄腻的脾虚湿热人群大肠癌发病风险较高,需要引起警惕。
肠道湿热人群大肠癌发病风险高
在奉贤区南桥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的本期新民健康周周讲堂上,李琦表示,大肠癌的发病原因有很多,跟饮食、生活习惯和遗传等都有关系。研究发现,长期伏案、久坐缺乏运动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不按时排便日久也会诱发肠癌。
李琦指出,大肠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下列症状:1)排便习惯改变,2)血便,3)腹痛或腹部不适,4)腹部肿块,5)肠梗阻,6)贫血及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
针对大肠癌早期发现的医学难题,李琦教授带领团队对多例结直肠癌手术前后、复发转移前后等病机与证侯要素进行研究后,发现脾虚湿热是大肠癌的核心病机,湿热是大肠癌化疗耐药的病理基础,脾肾两虚是大肠癌侵袭转移主要因素,揭示了脾虚湿热证的生物学基础。中医还认为肠道湿热人群大肠癌发病风险高,有大便不调,舌红苔黄腻证侯的湿热人群更应引起警惕。
剪报压缩了可能看不清,了解清晰版本新媒体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