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合并惊厥有较多原因,如水电解质紊乱、热性惊厥、中毒性脑病、脑炎、癫痫等,在BICE诊断名称的提出前,该类患儿的诊断问题往往成为临床的困惑:因为BICE患儿的惊厥发生与发热之间无联系(可以不发热),所以不宜诊断为热性惊厥;肠炎、腹泻本身的症状可以不严重,且惊厥过后患儿一般情况迅速好转,也不足以诊断为中毒性脑病;急性期过后并无惊厥复发,未出现癫痫的脑电图表现,故不符合癫痫的诊断;脑脊液及脑影像学均正常,不符合病毒性脑炎的条件;该类患儿电解质大多正常,因此不能诊断为电解质紊乱。BICE概念的提出,使这一困惑得以解决。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enigninfantileconvulsionswithmildgastroenteritis,BICE)也称为轻度胃肠炎合并惊厥(convulsionswithmildgastroenteritis),是由日本学者Morooka于年首次提出的。
BICE的病因及机制:
1,与病毒感染相关:尤其是轮状病毒、诺如病毒;
2,与免疫失衡相关:当免疫失衡时,导致机体免疫调控网络功能紊乱而产生一些有害的超敏反应,引起脑组织损伤;
3,与惊厥阈值相关:BICE的发病年龄特点与热性惊厥相似,推断与婴幼儿时期大脑发育尚不成熟,神经系统结构相对简单,皮层分化不完全,髓鞘尚未完成,脑化学成分及递质不平衡等有关;
4,与一氧化氮(NO)相关:NO在血液和脑脊液中异常堆积,可使谷氨酸盐释放增加,推测NO和炎性因子在惊厥发生机制中有一定作用;
5,与遗传易感性相关;
6,其他:有学者认为BICE属于症状性惊厥的一种等。
临床特点:
1,发病年龄集中在4-52月龄,其中70%发生在1-2岁;
2,既往无惊厥发作史,发病季节多为冬春季,且女性比男性多见;
3,临床表现包括胃肠炎症状及惊厥发作,但无明显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体温正常或仅仅低热。惊厥发作多数在病程的第2-5天。在一次胃肠炎病程中可以仅发作一次。BICE发作形式多数为全身大发作,为强直阵挛表现,部分表现为局灶性发作,甚至同一患儿可以出现多种发作形式。发作时间多数在5分钟内自行缓解。BICE不存在合并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共济失调、肢体无力等症状。
BICE诊断标准:
1,既往体健的6月龄至3岁的婴幼儿出现无热惊厥;
2,可有轻度脱水症状;
3,惊厥发作在胃肠炎病程中;
4,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
5,血清电解质、血糖、脑脊液检查均正常。
需随访除外热性惊厥附加症、癫痫、脑炎脑病等疾患。
治疗及预后:
主要为对症及抗惊厥治疗。预后良好。
小结:
目前对诊断BICE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
(1)婴幼儿既往健康;
(2)发病季节以冬春季多见;
(3)惊厥发作时可不发热,可以存在轻度脱水,但无明显水电酸碱紊乱。
(4)惊厥以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单次发作为多,但也可以成串发作,一次发病中可反复出现;
(5)脑脊液检查正常;
(6)发作时脑电图可有异常,但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
(7)脑部无影像学异常改变;
(8)预后良好无复发,不发展成癫痫。
扩展:
王纪文教授《漫谈儿童急性脑炎、脑膜炎和脑病》的讲座提到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提示感染的危险信号:
①烦躁或嗜睡、饮食差;
②复杂性热性惊厥;
③前囱隆起、颈项强直、畏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等脑膜炎或脑炎特殊体征;
④发作后意识状态改变;
⑤昏睡、对外界反应有限(1h);
⑥常规治疗无效等。
参考文献:
吴家骅,刘寅,曹丽华.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7(4):-.
邹小杰,高峰.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研究进展[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13(4):-.
小神论经原创首发,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
头号小厮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