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医治疗胃病的方法甚多,或补气健脾,或消食导滞,或理气散寒,或疏肝和胃,或活血化瘀,或滋阴养胃,但方证明确、疗效突出的余以为还是当属经方。

案例导入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话用在50岁的蔡先生身上真是一点都不为过。近一年来,蔡先生家里接连出现烦心事:老母亲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股骨颈骨折,医疗费用巨大;自己做的小生意出现较大亏损。最可气的是,多年的老胃病最近频繁发作,胃部胀闷、隐痛不舒,泛酸、烧心,恶心欲呕、食欲不振,饭后感觉胃内气体较多,嗳气、放屁后稍缓解,进食生、冷、硬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则常引发症状,或使症状加重。诸多烦心事,令蔡先生苦恼不已,寝食难安,消瘦了不少。蔡先生本不打算看医生,只想像以前那样买些胃药服用就算了。不料症状越来越重,发作也越来越频繁,在妻医院。医生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病情后,没有按常规开药,而是建议他先做个胃镜检查。

几天后,蔡先生带着一脸的沮丧如约前来。他给医生看了他的胃镜检查报告和病理报告,结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

待医生看完报告,蔡先生对医生说出了他心中的疑虑。原来,他的好友老黄也是多年的胃病患者,症状和他现在差不多,胃镜检查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反复治疗了很长时间,去年却因胃癌离世,令人伤感不已。他听说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老黄的胃癌就是由此导致的。因此,他认为自己最终一定也会步老黄的后尘。“我现在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这病终究会癌变,我不想治了……”蔡先生悲凉地说。针对蔡先生的疑虑,张新恒医师给他做了耐心的解释。

萎缩性胃炎,癌变与分级有关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炎症而导致萎缩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的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主要依据是胃镜和病理活检。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胃镜下可见黏膜变薄、皱襞细小,呈颗粒状或粗糙不平,色泽为红白相间,白色较明显,或可见血管网显露,有的可伴有局限性糜烂和小出血灶点。显微镜下,除了胃黏膜有炎性细胞浸润外,还可见到胃的固有腺体萎缩、减少,部分合并有肠上皮化生(肠化)和/或异性增生(不典型增生)。   

胃腺体萎缩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与胃固有腺体减少数量有关。轻度:固有腺体数的减少不超过原有腺体的1/3,大部分腺体仍保留;中度:固有腺体数的减少超过1/3,未超过2/3,残存腺体呈不规则分布;重度:固有腺体数减少超过2/3,仅残留少量腺体,甚至完全消失。肠化和/或不典型增生,依据其所占腺体与表面上皮的比例,也分为轻、中、重三级。占腺体与表面上皮总面积1/3以下的为轻度,1/3-2/3的为中度,2/3以上的为重度。   

轻度肠化、不典型增生与胃黏膜炎症再生性变化之间不易区别,但常可逆转;中、重度肠化和不典型增生,可使细胞在再生过程中过度增生和丧失正常分化功能,在结构和功能上偏离正常轨道,出现细胞的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的紊乱,因而极易合并癌变。研究显示,从胃炎到胃癌的发展,符合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胃癌的演变过程。蔡先生的担心不无道理。

防胃癌,从慢性胃炎的治疗开始

那么,如何切断从胃炎到胃癌的发展呢?目前认为,预防应从慢性胃炎的治疗开始。幽门螺杆菌(Hp)是公认的慢性胃炎致病菌,因此根除Hp在整个治疗中非常重要,可在消化内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有效的根除Hp三联疗法。   

萎缩性胃炎因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或缺如,常呈无酸或缺酸状态,治疗上可适当使用稀盐酸、五肽胃泌素等,改善其胃酸环境;对有胆汁反流或十二指肠反流者,可选用铝碳酸镁、氢氧化铝等;伴有胃动力障碍者,可使用胃动力药;适当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减少各种胃黏膜慢性损害。保持精神愉悦,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伴有轻度肠化和/或不典型增生者,常常可以逆转病情。对于合并中重度肠化和/或不典型增生者,如经过治疗仍较难以逆转,有学者主张宜尽早行手术治疗。除了积极治疗外,定期复查胃镜和病理活检是非常必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轻度肠化和/或不典型增生者,6-12个月复查一次,出现中重度肠化和/或不典型增生者,宜3-6个月复查一次为好。

案例导入

陈某,男,46岁,乌鲁木齐市沙区人。年3月11日初诊。

患者体形中等,既往患慢性浅表性胃炎10年。曾服奥美拉唑、三九胃泰、葵花胃康灵等药,效果不佳,又服理气健脾之中药亦不觉舒服。近半年来,症状加重,遂转来我处门诊治疗。刻下:每到餐前即感头晕脑胀,烦躁不安,胡思乱想,食后即缓;爱思虑,常激动,每日郁郁寡欢,但非常注意自己的身体;睡眠质量不高,无精打采,胃部喜暖畏寒,时有胀满和疼痛。腹诊:右肋下压疼,上腹部痞满。舌苔微红,脉弦细。

处方:

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龙骨20g,牡蛎20g,大黄3g,茯苓20g,桂枝10g,生姜3片,大枣5个。

5剂药后,胃部感觉稍有舒适,但仍感烦躁气冲。

前方合方:

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龙骨20g,牡蛎20g,大黄3g,茯苓20g,桂枝10g,生姜3片,大枣5个,栀子10g,枳壳15g,厚朴15g。

5剂药后,饭前烦躁、气冲感明显减少,精神安定。守方再服15剂。

药后随访,已无任何不适,半年无复发。

临证心得

中医治疗胃病的方法甚多,或补气健脾,或消食导滞,或理气散寒,或疏肝和胃,或活血化瘀,或滋阴养胃,但方证明确、疗效突出的余以为还是当属经方。柴胡龙骨牡蛎汤是经方中调理精神心理的常用方,并未有治疗胃病的记载。本患者饥饿时病情发作,容易使人想到小建中汤证,但是经仔细辨认发现,患者体型中等,爱生气烦躁,爱胡思乱想,特别关心自己的身体,右肋下不适,此应是柴胡体质。又根据患者胸闷、心悸、失眠等症,遂辨为柴胡龙骨牡蛎汤证。初用柴胡龙骨牡蛎汤有小效,后又发现患者腹满、烦躁出现了栀子厚朴汤证,故及时合方。最后疗效令患者满意,张新恒医师也倍感欣慰。

专家简介

张新恒:主治医师。天山区幸福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幸福路分院)全科医师。

擅长脉证并重中医诊断,中医治疗小儿发热,咳嗽,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消化吸收不良,积食,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

成人感冒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炎,便秘,食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疗效显著;

对盗汗、失眠、耳鸣、疲劳、头痛、心悸等症状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预约

点个好看再走呗~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那家医院制白癜风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那个医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