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哥哥两个月前被查出食管癌

住院治疗期间56岁弟弟来看望

突然想起了自己进食疼痛的毛病

赶紧做了检查,结果显示

他和哥哥一样患食管鳞状细胞癌

日前,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刘先本团队为兄弟二人在同一天完成手术切除,之后,病区护士长杨福娜还特意将两人调进同一间病房,方便相互照顾。

为啥兄弟俩都患食管癌,还同样是鳞癌?

小编带着疑问采访了我院胸外科、肿瘤内科、免疫治疗科以及内窥镜诊疗中心多位专家。

全球一半以上食管癌来自中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食管癌是世界上第6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每年新发病例25.9万例,死亡21.1万例。

日前,据《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食管癌稳居河南发病率、死亡率第三位,发病人群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严重地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在这些食管癌中,超过90%的中国食管癌为鳞癌。

食管癌具有家族聚集性

兄弟俩都患食管癌,难道是传染的?

免疫治疗科副主任王子兵介绍说,食管癌本身不传染。

那是不是家族里有突变基因啊?

王子兵说,因为兄弟俩没有进行基因组测序,目前尚不能确定家族中是否存在突变DNA。但食道癌是具有家族聚集性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确实出现类似的“兄弟姐妹”“父子”同患食管癌的情况。

除此之外,这种现象可能与家族成员有共同的生活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相关。经走访了解到,兄弟二人生活在我省邓州市,这里也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伏牛山系),“在食管癌高发区,连续几代出现食管癌患者的家庭屡见不鲜。”王子兵说。

食管癌喜欢你“趁热吃”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没办法控制基因,但可以控制生活方式。

兄弟二人回忆,因为年龄相差12岁,哥哥早早成家立业离开了家,两人在一起生活的时间不足8年,如果说共同的生活习惯,那可能就是从小父母教育的“趁热吃”。

食管癌的发病与不良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因此被称为生活方式癌。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刘莺认为,吃得太烫或许就是诱发兄弟二人同患食管癌的症结所在。

食管的黏膜柔嫩怕烫,只要食物的温度超过60℃,它就会被烫伤、脱落,当然你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受伤的食管反复被烫伤,却来不及修复,就可能形成食管炎,而在食管黏膜不断自我修复中,就给了癌细胞可乘之机,在不断的热刺激下慢慢发生癌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莺强调,刚沏好的茶水、煮沸的汤、才起锅的煎炸食品等“滚烫”食物的温度,一般都在70~80摄氏度以上。此类食物应稍放一放再吃,而不能像人们常说的“趁热吃”。

警惕:饮酒、吸烟、进食快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发现,如今导致我国食管癌高发的原因,还包括饮酒和吸烟,这也是男性高发的主要原因。长期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对食管黏膜损伤和灼伤很大,容易引起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从而导致癌变。

除此之外,一些人进食过快,也容易刺激食管黏膜,诱发癌变。另外,反流性食管炎等慢性炎症也是食管癌发病的温床。

如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约70%的食管癌患者在确诊时即为晚期,已经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做胃镜连镜子都下不去,完全失去了手术根治时机,很可惜。”内窥镜诊疗中心青年专家白淇文表示,对于高危人群,早筛查、早治疗尤为重要。

食管癌高危人群

年龄40岁,并符合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

1.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在大别山、伏牛山等地也有相对集中);

2.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症状;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5.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早期发现治愈率高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下切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

而晚期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还不到3%。

食管癌筛查建议

食管癌诊断的主要手段为食管镜+组织学活检/细胞学,食管镜检查加活检病理检查为食管癌肿瘤综合治疗诊断的“金标准”。

食管癌高危人群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一次;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3年一次内镜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1年一次内镜检查。

刘先本

胸外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擅长食管、肺等胸部肿瘤手术及综合治疗。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2部,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坐诊时间:周一上午

王子兵

免疫治疗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Fred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委会青年委员、医院学会生物治疗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委会委员。

擅长肺癌、胃癌及大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化疗及靶向治疗。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等课题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5篇,其中被SCI收录11篇,获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坐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刘 莺

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博士,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擅长消化系统肿瘤内科综合治疗及基础研究,对消化系统肿瘤诊断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先进的治疗理念。

坐诊时间:周三上午

白淇文

主治医师

硕士,医院研修归国人员。从事消化内镜专业十余年,积累丰富的镜下诊断与治疗。发表论文8篇,参与省级课题2项,现任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省健康科技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坐诊时间:周二全天

责编:庞红卫

编辑:王晓凡

作者/摄影:王晓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