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女,73岁。患者于一年前出现胃脘不适,痞闷不舒,嗳气、矢气后稍减,自觉胃内灼热感严重,胃镜提示红斑性胃炎。经中西医药物治疗效果不显。现胃脘满闷不舒,自觉胃内灼热、烧心、反酸明显,伴有嗳气,纳差食少,稍食即饱,多食则干呕,咽干不渴,入睡困难,手足心热,易上火,大便偏干,2-3天1行。面色淡白,舌质红,舌体瘦小,无苔,脉弦细数。
中医诊断:胃痞(胃阴亏虚,胃气郁滞)。
西医诊断:慢性红斑性胃炎。
治法:养阴益胃,理气消痞。
处方:沙参养胃汤*加减辽沙参15g,麦冬12g,石斛12g,知母10g花粉12g,鸡内金10g,陈皮10g,焦三仙各10g,郁金10g,乌药10g,萝卜种15g,夜交藤25g,龙齿15g,合欢皮15g,甘草3g。7剂,水煎服。
二诊:胃脘痞满略减,仍胃脘灼热、烧心、反酸,嗳气多,饮食略为好转,仍睡眠不好。舌质红,舌体瘦小,无苔。脉弦细数。
处方:沙参养胃汤*加减辽沙参15g,麦冬12g,石斛12g,知母10g,花粉12g,鸡内金10g,陈皮10g,焦三仙各10g,郁金10g,乌药10g,萝卜种15g,夜交藤25g,龙齿15g,合欢皮15g,刀豆子15g,柿蒂15g,甘草3g。10剂,水煎服。
三诊:胃脘痞满基本消失,胃内灼热好转,嗳气减轻,反酸减少,饮食增加,大便不干,时心悸,仍入睡困难。舌质稍红,舌体瘦小,少苔,脉弦细。
处方:沙参养胃汤*加减辽沙参15g,麦冬12g,石斛12g,知母10g,花粉12g,鸡内金10g,陈皮10g,焦三仙各10g,郁金10g,乌药10g,萝卜种15g,夜交藤25g,龙齿15g,合欢皮15g,刀豆子15g,柿蒂15g,酸枣仁15g,甘草3g。14剂,水煎服。
患者胃脘痞满消失,胃内灼热消失,饮食增加,睡眠好转,大便不干,临床痊愈。
张正杰主治中医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师从国医大师李振华。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委员。河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养生杂志《百岁养生》养生顾问。擅长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尤其擅长治疗脾胃病、胃肠病等。如顽固性口腔溃疡、唇炎、咽炎、食道炎、各种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肠炎、便秘、神经衰弱、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等疑难杂病,效果显著,深受患者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