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也是一种常见的易发、多发高度接触性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气温低的冬季和春季;其病原体为冠壮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空肠、十二指肠及回肠的黏膜,在鼻腔、气管、肺的黏膜及扁桃体、颌下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处也能查出病毒。此病毒对日光和热敏感,常用的消毒药容易将其杀死。临床特征为腹泻、呕吐和脱水,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
流行特点
成年猪和仔猪都会染、发病,尤以仔猪染、发病严重。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它们通过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以及呼出气体排泄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而传染,传播速度很快。5日龄内的仔猪染病,死亡率95%—%,一群猪只要有一头感染发病,只需1—5天无论大小猪几乎%会发病。集约化养猪场,若预防和防治不力,会造成重大损失
临床变化
潜伏期很短,潜伏期随感染猪的年龄而有差别,仔猪为2~24h,大猪为2~4d。仔猪发生呕吐,继而发生频繁水样腹泻,粪便黄色、绿色或白色。病猪极度口渴,明显脱水,体重迅速减轻。日龄越小,病程越短,病死率越高。病程短的可在48小时内死亡。长的可延续5~7日。成年猪症状轻重不一,有的症状不明显,有的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腹泻。 哺乳母猪常与仔猪一起发病。有些哺乳中的母猪发病后,表现高度衰弱,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食欲不振,严重腹泻。
病理变化
主要病理变化在胃和小肠。哺乳仔猪的胃内常充满、滞留未消化的凝乳块,胃底部黏膜轻度出血,黏膜下有出血斑。小肠肠管扩张,有泡沫状液体和未消化的凝乳块,肠绒毛萎缩,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小肠系膜淋巴管内缺乏乳糜,见不到乳白色乳糜,肠黏膜严重出血,淋巴结肿胀。将空肠剪开,用生理盐水冲掉肠内容物,平铺在玻璃平皿内,加少量生理盐水,低倍显微镜观察,可见到空肠绒毛变短、萎缩,及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肠壁变薄,内充黄绿色或灰白液体,含有气泡。
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进行判定作出诊断。10日龄内仔猪病死率高,成年猪则经5~7天后康复。小肠壁变薄,半透明,空肠和回肠绒毛长度和隐深度之比,正常猪为7∶1,而病猪则为1∶1。进一步确诊,则须分离病毒或接种新生仔猪。在本病的诊断中,应注意与仔猪大肠杆菌病相区别,仔猪黄痢只发生于新生仔猪,白痢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大肠杆菌为致病菌,猪痢疾多发于2~3月龄猪,季节性不明显,缓慢传播,流行期长,易复发,发病率高,病死率较低。病初体温略高,排出混有多量粘液及血液的粪便,常呈胶冻状,大肠有卡他性出血性肠炎、纤维素渗出及黏膜表层坏死等病变。
易感因素
病猪和带毒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呕吐物,乳汁和鼻分泌物及呼出气体中排出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土壤以及车船、用具会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感染易感猪。各种年龄猪均易感,尤以2周龄内仔猪更为敏感。新疫区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在1周内可散播到各年龄组猪群。10日龄以内哺乳仔猪大量死亡,断奶猪、育肥猪和成年猪损失小。
老疫区常因猪群有抗体存在,呈地方流行性或间歇性的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偏低,症状也较温和。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4~5日龄哺乳仔猪发病少,随着日龄增加(10日龄至6周龄),仔猪易感性增加,且隐性感染率很高。
除猪以外,猫、狗、猪场的野生鸟类及苍蝇等可能参与本病的传播。
预防措施①晚秋、冬季和早春一定要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温工作,加厚保温垫料并勤更换,必要时可给猪舍加温,经常及时的打扫、清理猪舍粪水等
②从外地进猪时,一定要隔离观察10~15天,无疫情方可进栏饲养。
③严禁猫、狗等进入猪舍。
④临产母猪转入分娩舍前,应用温水擦洗干净并彻底消毒。初生仔猪应该尽早吃足初乳。
其他治疗
在治疗方面,由于此病发病急,病程短,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越早,疗效越高,可减少死亡。
方案一:
l饲料中添加0.1%地美硝唑+0.2%毒痢金方
l饮水中添加0.3%小苏打+0.2%葡萄糖+黄氏多糖
l肌注:瑞停0.1ml/kg+金至尊0.1ml/kg,一天一次
l保育期和未断奶仔,建议口服“利柯达”
方案二:
l饲料中添加硫酸新霉素+健源肽+穿心莲
l饮水中添加0.3%小苏打+0.2%葡萄糖+0.05%金至尊粉
l肌注:粘杆菌素+金至尊
l保育期和未断奶仔,建议口服“肠道卫士”
(瑞停、健源肽、穿心莲、金至尊)瑞生堂各店均有销售
各店联系方式
郑州:-
新乡店:-
濮阳店:-
焦作店:-
获嘉店:-
西华店:-
周口店:-
辉县店:-
白癜风可以治好么北京哪家治白癜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