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查出肠癌,后悔大哭:原来大便早就提醒,自己忽略了……
老李有7年的痔疮史了,每次大便后都带有一点血,也去门诊看过医生,但是见效不大,后来也就没有去管它。
但到了去年5月底的时候,老李不但大便后有血,而且大便次数也多了,每天有三、四次,老是想上厕所,但是又没有什么大便,出血也比以前多,他以为是痔疮严重了,就到药店买几支痔疮药涂,但是没有什么效果。
老李不想再拖了,医院做痔疮手术,“一劳永逸”,结果医生检查完,说问题比较严重,可能不只是痔疮的问题。接着做了活检,最后确定为直肠癌,因为肿瘤位置比较低,没有办法保肛,需要做造口手术。
老李得知结果,一下子无法接受,竟在医生诊室里拍腿大哭,后悔不已。
肠癌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形式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年,美国结直肠癌的新增病例总数预计将达到15万例,因结直肠癌死亡人数预计5万多例;而对比中国的数据,年,中国大陆新增结直肠癌患者共有37万例,年根据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库的数字显示:中国的发病率已经达到52万之多;而预计到年,中国结直肠癌的新增病例将很有可能首次突破60万大关,逐渐逼近肺癌。
从上述显示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肠癌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已经严重危及到大众的身心健康,所以,希望大家可以提高对肠癌的防治意识,做好预防工作。
肠癌是肠道菌群失调导致
结直肠癌(CRC)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此前研究主要聚焦肠道细菌,对真菌和病毒的变化也有报道,但肠道古菌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仍不清楚。
《Gastroenterology》最新发表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于君与团队的研究,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鉴定了我国健康人、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腺瘤)和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古菌组成特征,表明粪便古菌组或能作为结直肠癌肿瘤发展的标志物,并报道了结直肠癌中的古菌与细菌间的生态网络互作的变化,提示结直肠癌中的肠道古菌失调可能与细菌失调共同促进了肿瘤发生。
这些发现为描绘结直肠癌肠道微生态的失调特征又填补了一块缺失的拼图,也为结直肠癌的检测诊断和预防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人的研究结果①分析2个结直肠癌(CRC)队列共人(包括CRC、结直肠腺瘤和健康人)的粪便样本;
②健康人主要含3个古菌门,可分为2个古菌肠型,古菌多样性随年龄增加;
③结直肠癌患者中,嗜盐古菌富集、产甲烷古菌减少,嗜盐古菌Natrinemasp.J7-2在健康→腺瘤→CRC的发展阶段中逐渐增多;
④结直肠癌中富集的9种古菌可较好的区分结直肠癌和健康人;
⑤古菌与细菌多样性在健康人中正相关,但在CRC中丧失,CRC中富集的古菌分别与CRC中富集和耗竭的细菌呈正相关和负相关。
AlteredGutArchaeaCompositionandInteractionwithBacteriaareAssociatedwithColorectalCancer
文章精选1、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抗过敏,慢性炎症,选择金敏元益生菌的8个理由……
2、数据统计:经济条件越好,患结直肠癌的机率就越大!你要小心了……
3、有“慢性炎症”的朋友要小心了,肠道菌群紊乱的同时如果再压力山大,抑郁就不远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