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讯(记者江玲通讯员王佳魏彤)11月23日,由广州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广州医院联合主办的,广州结直肠癌精准治疗高峰论坛在广州举办。会议邀请到国内外结直肠癌精准治疗领域的知名学者、专家,交流结直肠癌微创手术的精准化、围手术期精准治疗等最新进展。会议还对优秀中青年专家的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视频进行研讨,推动区域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
广州医院大外科/胃肠肿瘤外科主任、大会主席刘海鹰表示,目前结直肠癌精准治疗的概念越来越清晰,一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检测学的发展,分子靶向药的出现,部分病人预后明显改善,甚至实现个体治愈;一方面,传统的外科精准治疗也在不断进步,包括改良手术术式、治疗策略的选择等,让更多患者获得保肛的机会,保留更好的生活质量。
“等待观察”满足保肛愿望
会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主任医师丁培荣教授,特别分享了《WatchandWait的实践与思考》。据了解,WatchandWait指的是“等待观察”,对于某些患者,经放化疗或靶向治疗后,肿瘤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暂不予手术,为低位直肠癌病人带来更大的获益。
丁培荣教授介绍了一个病例,一位18岁的女孩意外查出低位直肠癌,家人、患者都拒绝根治性手术的方案。经过病情分析和了解家族史,女孩接受了基因检测,发现分子靶点,遂接受了靶向药物治疗,2次治疗肿瘤明显缩小,按照“等待观察”密切随诊,肿瘤完全消失,无须手术。
丁培荣教授表示,考虑“等待观察”,基于病人有非常强烈的保肛愿望、依从性很好,且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理想,能够实现病理完全缓解(即肿瘤完全消失)。对于这类病人筛选要严格,并强调医护主动随访,即使出现复发或转移,还能及时手术行挽救性治疗。
刘海鹰主任介绍,分子靶向治疗是肿瘤药物治疗的研究热点,针对特殊分子靶点的PD-1免疫抑制剂,让部分肿瘤患者得到完全治愈,不用手术。曾有一位病患,晚期肿瘤出现多处肺转移,最大病灶接近4厘米,多次手术、化疗效果不佳,经分子检测发现治疗靶点,实现PCR(病理完全缓解),观察一年多没有复发。目前分子靶向治疗在其他癌症也有应用。
NOSES手术“无切口”根治
广州医院胃肠外科鲁伟群副主任医师分享了《结直肠癌NOSES手术的挑战及应对》。据介绍,NOSES指的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在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完成肿瘤根治性切除后,通过直肠或与直肠相近的通道拖出标本,并在腔镜下完成肠道吻合,患者仅在肚皮上留下几个“小洞”,进一步减小创伤,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NOSES手术比目前通用的微创更微创。”刘海鹰主任表示,保留器官功能、保留外观,是外科理念的进步。遵循“无瘤”“无菌”原则,尽量减少切口。对于肿瘤较小的患者,NOSES手术采用经直肠取标本,对于肿瘤体积较大、无生育要求的女性患者,可以考虑经阴道取标本。患者愈后接近“无切口”,恢复快,更好地照顾患者的心理感受。
结直肠癌如何选择治疗策略?刘海鹰主任总结道,对于晚期原发肿瘤(T3-T4),一般先予新辅助治疗,如放化疗,肿瘤降期后再行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已经出现明显梗阻、出血的,先予手术。在术式规范化的基础上,结合MDT(多学科讨论),让更多患者获益。
目前,大中心的3期肠癌5年生存期为50%-60%,4期肠癌约为10%,而1/2期肠癌可达到90%。“推广肠癌筛查,对早期癌前病变,如肠息肉的治疗,可有效阻断癌的发展。”刘海鹰主任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