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World:apatinib(阿帕替尼)是我国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也是全球第一个在晚期胃癌被证实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是晚期胃癌标准化治疗失败后疗效最好的单药。阿帕替尼在除胃癌以外的其他实体肿瘤也有很好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但阿帕替尼介导的肿瘤致死性的直接功能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耐药性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未知。
阿帕替尼的分子结构
5月28日,医院普外科的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肿瘤学期刊CancerLetter杂志发表题为:Targetingautophagyenhancesapatinib-inducedapoptosisvia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forhumancolorectal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实了阿帕替尼可以通过涉及内质网(ER)应激的机制诱导人结直肠癌(CRC)中的细胞凋亡和自噬。此外,从阿帕替尼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激活IRE1α途径负责诱导自噬。然而,阻断自噬可以增强阿帕替尼药物处理的人CRC细胞系中的细胞凋亡。此外,阿帕替尼与自噬抑制剂氯喹(CQ)的组合在体外和体内都具有CRC最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总体而言,研究数据显示,由于阿帕替尼治疗可诱导人类CRC细胞系中与内质网应激有关的细胞凋亡和保护性自噬,靶向自噬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可缓解CRC患者对阿帕替尼的耐药性。
CancerLetter,Elsevier旗下著名肿瘤学期刊,最新影响因子:6.,近年来影响因子稳定持续上升,年接收文章多篇。该杂志强调实验性治疗,特别是个性化癌症药物的靶向治疗。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阿帕替尼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2、阿帕替尼诱导人CRC细胞系中的细胞凋亡
3、阿帕替尼诱导人类CRC细胞内质网应激
4、阿帕替尼诱导内质网应激相关细胞凋亡
5、阿帕替尼治疗可以增加CRC细胞系中的自噬流
6、IRE1α信号通路负责激活在CRC中的阿帕替尼诱导的自噬
7、抑制自噬可以增强人CRC细胞系中阿帕替尼诱导的细胞凋亡
8、氯喹(CQ)可增强阿帕替尼诱导的体内肿瘤抑制
总之,研究数据揭示了一种新的机制,阿帕替尼抑制人类CRC细胞系增殖并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促进细胞凋亡。此外,阿帕替尼可以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保护性自噬,阻断保护性自噬可以增强阿帕替尼在人CRC细胞系中的抗肿瘤作用。这些发现表明:靶向自噬是改善CRC癌症的阿帕替尼治疗效力的有希望的治疗策略,同时为将来临床试验探索是否将氯喹(CQ)用作阿帕替尼治疗CRC的潜在佐剂提供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中使用了吉满生物科技提供的RFP-GFP-hLC3lentivirus(双荧光标记自噬慢病毒),为该研究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实验效果见下图:
本研究医院普外科赵任、邱伟华、张涛。
相关阅读:
上海九院范先群课题组发现视网膜母细胞瘤新致病区,为治疗带来新希望
Nature:CAR-T新突破,一个细胞就足以治好癌症患者
治疗新策略:NatMed同期三篇文章聚焦最难癌基因KRAS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