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期日报。

生命早期的菌群发育与过敏性疾病风险

Gastroenterology[IF:19.]

①收集份粪便样本,分别来自于名婴幼儿,包括5、13、21、31周龄的婴儿及6-11岁的儿童;②粪便菌群多样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31周龄后迅速增加;③出生方式与5周龄至31周龄期间拟杆菌属物种的富集相关;④13周龄以后,饮食成为了粪便菌群组成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停止母乳(而非固体食物的摄入)与粪便菌群组成变化相关;⑤校正干扰因素后,粪便菌群组成与特应性皮炎、变应性致敏及哮喘的风险相关。

DevelopmentoftheMicrobiotaandAssociationsWithBirthMode,Diet,andAtopicDisordersinaLongitudinalAnalysisofStoolSamples,CollectedFromInfancyThroughEarlyChildhood01-18,doi:10./j.gastro..01.

婴幼儿时期的肠道菌群发育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及口服耐受的诱导。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纵向研究结果,对不同年龄的婴幼儿的粪便菌群多样性及组成进行分析后发现,出生方式影响了生命早期的粪便菌群组成,而饮食(特别是停止母乳)显著影响了随后的菌群组成。另外,菌群发育与多种过敏性疾病的风险相关。(

szx)

母乳中的屋尘螨过敏原或增加后代的食物过敏风险

JournalofAllergyandClinicalImmunology[IF:14.11]

①母鼠暴露于屋尘螨过敏原(Derp)、蛋白酶处理后失活的屋尘螨过敏原(iDerp)或PBS,后代小鼠接受母乳喂养;②相比于PBS组,Derp组后代小鼠的肠道通透性、IL-33水平、2型天然淋巴细胞(ILC2)活化、Th2细胞分化均增强;③从而抑制了抗原特异性Treg的诱导,并抑制了后代小鼠对母乳中OVA抗原的免疫耐受;④对人母乳中的Derp水平进行分析后发现,母乳Derp呈阳性的后代儿童在1岁时的IgE介导的鸡蛋过敏的风险更高。

AroleforearlyoralexposuretohousedustmiteallergensthroughbreastmilkinIgE-mediatedfoodallergysusceptibility01-17,doi:10./j.jaci..12.

生命早期对食物的口服耐受建立将影响食物过敏风险。JournalofAllergyandClinical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小鼠喂养含有屋尘螨过敏原(Derp)的母乳后,肠道免疫稳态失调,且对食物的口服耐受被抑制。同时,在摄入了含有Derp的母乳的后代儿童中,1岁时的鸡蛋过敏风险也升高。(

szx)

国内团队:TSC1-mTOR-RIPK3信号通路调控肠道炎症及相关癌症

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IF:12.]

①小鼠喂食西式饮食或敲除TSC1导致mTOR信号通路超活化,从而造成肠道上皮细胞(IEC)的坏死性凋亡、肠道屏障受损、DSS诱导的结肠炎及炎症相关结肠癌易感性增加;②IEC中的RIPK3过表达介导了mTOR信号促进的IEC坏死性凋亡及结肠炎,TSC1抑制了IEC中的RIPK3表达及活化;③机制上,mTOR信号抑制了Trim11介导的自噬依赖性RIPK3降解;④抗生素处理小鼠或无菌小鼠中,RIPK3表达及活化降低,mTOR超活化引起的坏死性凋亡及结肠炎得到缓解。

GutepithelialTSC1/mTORcontrolsRIPK3-dependentnecroptosisinintestinalinflammationandcancer01-21,doi:10./JCI

TSC1/TSC2是mTOR信号通路中的抑制因子,mTOR信号失调与肠道肿瘤发生相关。来自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肖辉团队与复旦大医院的李华斌团队在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西式饮食喂食小鼠,可促进mTOR信号的超活化,以增加RIPK3的表达与活化,引发肠道上皮细胞的坏死性凋亡,增加DSS诱导结肠炎及炎症相关结肠癌的易感性,该通路依赖于菌群的存在,且TSC1在该通路中起到抑制作用。(

szx)

农科院团队:藻酸盐寡糖或能预防化疗引起的小肠粘膜炎

MucosalImmunology[IF:7.]

①藻酸盐寡糖(AOS)改善白消安对小肠细胞内质网、线粒体、细胞膜、细胞间连接和微绒毛的破坏作用;②单细胞RNA测序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AOS改善肠道细胞群和细胞功能;③基因调控网络分析发现,AOS改善转录因子的表达,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改善小肠功能;④对IPEC-J2细胞研究发现,AOS通过甘露糖受体信号通路对肠道细胞发挥作用;⑤改善的血液代谢组证实,AOS改善小肠簇状细胞、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促进肠上皮细胞恢复,进而提升小肠功能。

Single-cellRNAsequencinganalysisrevealsalginateoligosaccharidespreventingchemotherapy-inducedmucositis01-03,doi:10./s--8-z

世界范围内,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胃肠道粘膜炎是化疗患者常见的副作用。用于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抗癌药物白消安容易引起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胃肠道粘膜炎。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张宏福研究团队在MucosalImmunology发表最新研究,旨在探索藻酸盐寡糖(AOS,一种具有药用潜力的天然产物)在单细胞水平预防白消安引起的小肠粘膜炎。该研究发现AOS可改善肠道细胞群和细胞功能,并揭示了其潜在机制。该研究认为,作为一种天然产物,AOS具有许多优点,可用来帮助正在接受抗癌化疗或其他治疗的患者恢复肠道功能。(

Lexi)

分泌型IgM在粘膜免疫中的作用(综述)

TrendsinImmunology[IF:13]

①分泌型IgM(SIgM)以IgM五聚体形式存在,可调节B细胞的发育,并影响肠道粘膜表面的共生菌群定殖;②在小鼠中,SIgM由B-1细胞与B-2细胞产生,在人体内,SIgM主要由B-1样细胞与MZB样细胞产生;③生命早期,SIgM可促进对共生菌群的免疫耐受的建立;④在肠道中,与SIgA类似,SIgM可选择性结合肠道粘膜表面的共生细菌,并通过转胞吞作用被M细胞摄取,以激活免疫应答;⑤在小鼠中,粪便SIgM浓度与菌群失调及自身免疫疾病相关。

HumanSecretoryIgM:AnElusivePlayerinMucosalImmunity01-09,doi:10./j.it..12.

分泌型IgM(SIgM)是最早被鉴定出的抗体类型,但其发挥的生理作用尚未完全明确。Trendsin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SIgM在建立及促进对肠道共生菌群的免疫耐受中发挥的作用,并讨论了SIgM与IBD等免疫疾病的关联。(

szx)

诺如病毒如何克服障碍进入肠道?

PNAS[IF:9.58]

①胆汁酸(BAs)对GII.3复制至关重要,且与BA的疏水性相关;②BA在感染早期作用,在HIEs中,GII.3的BA依赖性复制不是由洗涤剂效应、法尼醇X受体、武田G蛋白偶联受体5介导,而是涉及另一G蛋白偶联受体(GPCR)鞘氨醇-1-磷酸受体2;③甘氨酰去氧胆酸增强内体摄取、内体酸化、内体/溶酶体酶酸性鞘磷脂酶(ASM)活性和膜顶部神经酰胺水平,促进GII.3复制;④ASM活性或内体酸化抑制、ASM溶酶体胞吐均可减少GII.3感染,外加神经酰胺促进感染。

Bileacidsandceramide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