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该病对仔猪的危害较大,治愈率低,需继续探讨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
3.1 猪的消化道疾病病源较多,正确诊断是控制疾病和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3.2 疫苗必须按规定进行保存和运输,确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实施综合防控
猪只发生腹泻并且传播迅速时,应尽快确诊并隔离病猪,圈舍用抗病毒类消毒液(碘制剂、氯制剂等)进行彻底消毒尽快用该病弱毒疫苗对全群健康猪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接种顺序为先母猪、后仔猪
3.3 提高散养户对疫病防控的认识,使散养猪的防疫密度不断提升
隔离病猪,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全场彻底消毒,进行补液、抗感染、抗病毒治疗,饲喂易消化饲料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症状十分相似,区别诊治疗胃肠炎的药断较为困难,只是流行性腹泻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症状轻缓在此主要表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潜伏期很短,一般为15h——18h猪传染性胃肠炎传染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猪只突然发病,首先呕吐,继而发生频繁的水样腹泻,呈黄色、绿色或白色,仔猪常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猪只日龄越小、病程越短、病死率越高随着日龄增长,病死率逐渐降低痊愈仔猪发育不良,仔猪和育肥猪育肥后期的体重减损可高达8kg育肥猪和母猪的症状轻重不一,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水样腹泻,泻下物灰色或褐色单纯患本病时较少死亡,但易继发其它疾病,如圆环病毒病、嗜血杆菌病等,从而造成死亡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疫苗后海穴注射可获得良好的免疫力一般在每年10月急性胃肠炎多久能好份至次年3月份进行免疫接种其用法是母猪产前30d左右,在后海穴注射疫苗4ml;对未注射该病疫苗母猪所产的仔猪和断奶仔猪后海穴注射疫苗2ml;育肥猪每头注射4ml
2.2 发生疫情时的防控措施
2.2.1 母猪产房及新生仔猪的防控措施
1.1 流行病学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的诊治
1.4.2 细菌培养无菌采取新鲜病猪的肝脏、脾脏、心脏、淋巴结等组织,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和肉汤培养基上,放于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h,如无细菌生长,可排除细菌性腹泻
2.3 无害化处理
刘成瑞,郭百超,温贺飞,李辉,乔燕,董丽艳,杨春树
1.4.3 荧光抗体检查病毒抗原取腹泻早期病猪空肠和回肠的刮削物做涂片,在室温下用丙酮固定5min,加入荧光抗体,经37℃染色30min,先用ph=7.急性胃肠炎吃什么好2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洗10min,再用蒸馏水洗5min,然后用缓冲甘油封裱用荧光显微镜检查,见上皮细胞及胞浆膜上呈现荧光者为传染性胃肠炎阳性
3.4 该疫苗注射方法不同于常规方法,要熟练掌握技术要领,及时培训防疫注射人员
2.2.2 断奶发病仔猪的控制措施
2.1 免疫预防
(审核:猪猪侠)
无害化处理死猪,防止疫情扩散
1.4 实验室诊断
1.3 病理变化
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与其他消化道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见表1
迅速隔离病猪和发病母猪,将仔猪寄养到同舍的健康母猪处同时对产床进行彻底消毒,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保暖工作对发病母猪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应用补液盐控制脱水,补充蛋白质把发病的仔猪寄养至免疫的健康母猪处,使其获得母源抗体以治急性胃肠炎的药利康复,同时注射白细胞干扰素
1 诊断
3 进行综合防治时应注意的问题
1.5 鉴别诊断
1.4.1 镜检剪取2cm2的空肠或回肠肠壁平铺在硬纸板上用10%固定,上洒一层1mm厚的清水,在10倍的立体显微镜或放大镜下观察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之比,正常猪为7:1,传染性胃肠炎病猪为1:1,而流行性腹泻病猪为2:1或3:1
本病主要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传播迅速,数日内即可造成地方性流行猪只不分大小、年龄、品种均可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尸体脱水明显,剖检可见轻重不一的卡他性胃肠炎,病死仔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黏膜轻度充血,肠内充满白色或黄绿色液体肠壁变薄而缺乏弹性,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肠系膜充血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进急性胃肠炎诊断书行实验室诊断
2 防治措施
河北省遵化市畜牧水产局
病猪隔离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在饮水中添加抗病毒药物,肌肉注射白细胞干扰素进行治疗,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对未发病仔猪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1.2 临床症状
2.2.3 育肥猪发病的控制
白癜风是什么样症状的白癜风治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