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你一定不陌生:

喜滋滋地夹起一块美味的食物,

突然pia地一声掉在餐桌上或者地板上!

这种情况下,内心崩溃又纠结

——到底还能不能吃呢?

咦,不是说食物界有“5秒规则”,

而且,身边的人都说,

“没事,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没事,大菌食细菌,细菌变补品。”

那就捡起来,吹一吹,吃!

有一个著名的传说叫“5秒定律”——如果食物掉在地上后五秒内被拾起,则该食物可以安全地食用。这个定律是来自美国芝加哥的一名高中生的猜想,她还因此获得了年的“搞笑诺贝尔奖”。此版本还衍生出了“3秒定律”、”7秒定律“等。

“掉在地上的食物5秒内捡起来就可以吃”

“5秒规则”真的靠谱吗?

被美食蒙蔽双眼的你,

是不是觉得“有得食”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早在年,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的研究人员就用沙门氏菌做了研究,他们当时用香肠片测试了木头、地毯和瓷砖三种地面。他们发现,食物掉在地上的时间和沾染细菌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关系,5秒、30秒和60秒的效果是差不多的,这意味着“5秒原则”并不可靠。

除此之外,在美国罗格斯大学DonaldSchaffner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用种排列组合模拟“食物掉地上”的情形,每种情形重复测试20次,共计次测试。其中包括食物掉地上1秒、5秒、30秒和秒的效果,结果发现细菌能在1秒内成功占领掉落的食物。由此可见,细菌的转移几乎是立即发生的,就算你有闪电般的手速也没用。

5秒定律完全错的?那也不是,五秒钟定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Schaffner在实验中发现,“5秒原则”的可行与否,与湿度、地板表面的类型、食物和地板接触的时间都有关系。

西瓜是最容易被污染的,而凝胶糖最难被污染。“细菌从材料表面传递到食物上这一过程,主要影响因素是湿度,”Schaffner说,“细菌没有腿,只能依靠水分移动。食物越潮湿,被污染的风险越高。而且,接触的时间越长,沾染细菌就越多。”

肯定有街坊问,为什么要说是5秒呢?

那10秒、20秒、30秒呢?

食物掉下该怎么办?

现在街坊们知道了吧,食物落在地上后根本无法避免污染。那食物掉下后该怎么办呢?究竟能不能吃?

1、丢弃?

食物掉地上后,看起来貌似是干净的,但其实引起食物污染的,不仅仅是灰尘,更重要的是细菌。而细菌是看不见的,我们也不知道地板上是否有致病菌。食源性致病菌比如沙门氏菌可导致食物中毒,比如胃肠炎等。因此,在无法避免细菌污染的前提下,忍痛割爱是最佳选择。

2、清洗后再次煮沸?

如果实在觉得丢弃很浪费,掉下的地方又相对干净的(比如经常清洁的家里的餐桌上等),对于某些食物如肉类等可以采用重新洗净煮沸的方式处理食物,起到再次灭菌的作用。

3、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其实,食物沾染了细菌,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让你生病。说实在的,有多少食物能保证百分百“纯净无杂质”呢?外部环境中有那么多细菌在等着你,比如你的厨房水槽、你的叉子,甚至你的手。

那么多细菌存在,为什么平时不会轻易生病?这多亏了自身的免疫力!人的身体实际上相当擅长与细菌打交道。所以即使吃得不干不净,也不一定会生病。大多数情况下你是可以幸免的,因为只有大量的、相当有侵略性的致病细菌同时存在,才能致病。

但是!要注意的是,像沾了酱的面包、冰淇淋等水分含量较大的食物,就不要觉得可惜了,丢掉吧。还有在你不确定是否安全的地方,也不要大意,比如:打扫医院的地板,比起其他看起来很脏的地方,可能会有更多的病菌!

所以,要是碗里还多的是,

那就不要贪恋掉在地上的啦,随它去吧!

不过这种情况的话…...

捡不捡?

参考文献:

[1].食物落地5秒定律[J].宠物世界(狗迷),,08:24.

[2]萧野.食物掉地上5秒还能吃吗[J].环境与生活,,08:5.

[3]“5秒规则”靠谱吗?[J].创新作文(小学版),,15:45.

[4]LongerContactTimesIncreaseCross-ContaminationofEnterobacteraerogenesfromSurfacestoFood

RobynC.MirandaandDonaldW.Schaffner.Appliedand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

[5]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食品安全小知识↓↓↓

长按







































北京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