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朋友带娃来家里玩,他们家一到吃饭时间就犯难了。孩爸说,娃的事情,陪玩哄睡洗澡洗粑粑怎么都行,就是别让我喂饭!
有没有很想握个爪?
多数人都以为孩子不爱吃饭,是生来胃口不好,耐着性子一勺勺生塞,追着喂、边吃边玩、手机下饭、电视下饭,什么毛病都惯出来了,孩子还是吃不了多少。
真的只是胃口问题、性格问题吗?有时候,还真不是。我给大家讲上一两例。
图/图虫创意
案例一
什么开胃药都是浮云,怎么回事?
有个妈妈跟我说,他家儿子5岁了,特别不爱吃饭,不长个儿,是幼儿园班里最矮小的一个。不但不爱吃饭,还不爱睡觉,晚上闹腾到11点多才睡,中午也不睡,这样不吃不睡的,又长不高,可怎么办?
这位妈妈经常来找我看病,刚开始孩子的问题她只是顺便问了几句,我让她先试试保和丸和大山楂丸,依我常年观察,一般性的孩子食欲不佳,这两个药大部分都能解决。
保和丸是我家的常备药
大山楂丸是开胃的,山楂嘛,酸酸甜甜,吃了就会想吃饭。保和丸是消食的,同时也有开胃的成分,主要是用来化积食。一般孩子胃口不好,吃饭不香,都是因为体内有积食。积食是什么?就是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孩子最爱吃的饼干、蛋糕、零食等,这些煎炸、滋腻、热气的食物,消化不完全,就会成为积食。或者饭后不活动,吃完马上睡,睡前吃宵夜等不良习惯,也可能导致体内积食。小孩子很难避免,多多少少都会有胃口不好的时候,就是这个原因。吃大山楂丸和保和丸,肠胃里没有积食,胃口又开了,自然就想吃饭了。
我自己家孩子有时也会胃口不好,一般吃上几次保和丸,吃饭就很香了。
但是她家孩子吃了一段时间,还是没见效果。其实在此之前,已经试过很多方法,市面上那些健胃消食的药,中药、西药、偏方,很多都试过了,都没用。
实在是没有办法,她才把孩子带来,让我面诊。我一看,的确挺瘦小的,孩子的两侧扁桃体还有点肿大。扁桃体肿大,通常是伴随着感冒一起发生的,我估计是前面某一次感冒的时候,使用了太寒凉的药或抗生素导致的。本该发散出去的郁火,被强行压下来,就堵在那个地方了。
我再一摸脉,是很明显的缓脉,就是说脉跳得很柔缓。有一种中医所说的太阳中风的感冒,就是这种脉象。再张开嘴巴看舌苔,白白的。白苔,代表有风寒在体表。另外,他还有大便干等情况,意味着体内有热。
这样一看就很明显了,他其实一直处于感冒未痊愈的状态,只是没有发觉。这不能怪家长大意,因为有一种感冒就是不易察觉,从外部来看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要看舌苔脉象才能知道。他这是上一次的感冒还没好完,那些明显的感冒症状消失了以后,以为病就好了,其实并没有,体表的风寒没有尽除,实际上孩子一直处于外寒内热的感冒状态中,还伤到了脾胃。
孩子睡得特别晚,白天晚上都不爱睡觉,其实不是他精力旺盛,不是不想睡,而是睡不着。如果会表达的话,他的心里应该是有点烦躁的。《伤寒论》六经辨证讲的太阳转阳明,刚开始是外受风寒,后来就传里转热了,胃火和内热一直在体内烧灼,这种状态下,人是很容易烦躁,安静不下来的。
难怪吃了那么多健脾开胃的药都没用,不解除外感、治好感冒的话,吃什么神仙开胃药都不会有用。
既然没有明显的感冒症状,为什么还要先治感冒呢?慢慢不就好了吗?感着冒就不能调脾胃吗?
中医看病有个规律,外感和内伤同时存在的话,一定要先治外感,才能治内伤的病,外感不解决,内伤的病也很难治好。
道理不好讲,用事实说话:有个患者来找我治胃病,她经常胃疼,刚开始吃药就不小心感冒了,扛着不管,继续吃胃药,结果怎么都不见好,还是胃疼。我让她赶紧停了胃药,换了感冒的方子,先治感冒。感冒好了以后,再吃胃药,很快就见效了。
找到症结所在,就能够有的放矢了。最后,我给他用了一个叫小建中汤的经典方,在此基础上又加了几味健胃消食的药,5剂药吃完后,他妈妈就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