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最新癌症统计数据中,结直肠癌高居所有癌症发病率的第三位;

●发病率年均上升3%~4%,已成为全世界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最多的国家;

●早期症状不明显,约有70%的结直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

看似冷冰冰的数据,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国人的健康。结直肠癌不断上升的发病率,愈来愈年轻化的发病趋势,都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一把“利刃”。

而随着癌症治疗进入“精准医疗”时代,结直肠癌的治疗也一直在向更高效、更合理、更经济的目标迈进。靶向药物、术前个体化“新辅助治疗”的普及、云端MDT……越来越多的“医疗硬实力”,为大量结直肠癌患者,特别是晚期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近日,医院.医院医院胃肠疝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吴淼接受成都商报四川名医专访,探讨川南地区结直肠治疗的最新进展。

受访专家

吴淼

医院·医院医院

胃肠疝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

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微创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专委会NOESE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经肛直肠癌全系膜切除(taTME)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专委会单孔学组委员

医院学会机器人与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委员

宜宾市大肠肛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早期新辅助治疗+晚期延长生存:

随处可见靶向治疗“唱主角”

吴淼主任介绍,以往癌症治疗有“三驾马车”的说法——手术、化疗、放疗。而实际上,近年来靶向治疗一直在飞速发展,几乎每年都有抗癌新药、新靶点问世,重要性堪称肿瘤治疗的“第四驾马车”。

来自云南省大关县的患者李刚(化名)今年42岁,来到医院求诊时,已经是直肠癌晚期——肝脏多个转移病灶,最大直径3.4cm,已经无根治性手术治疗机会。吴淼主任的判断是:如不治疗,2年生存率仅为5%。

一开始,病人和家属以为这样的诊断几乎就是一份“死亡判决书”了。但是在胃肠肿瘤MDT团队指导下制定了一套个体化转化治疗方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取得了“神奇”的疗效:直肠原发肿瘤缩小了一半、肝脏仅见一1.3cm病灶(肝脏初始其余多发病灶完全消失)。经胃肠肿瘤MDT团队重新评估后认为其具有根治性手术机会,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联合为其实施了根治性手术,术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重获新生。

一直以来,很多患者一旦被确诊恶性肿瘤,第一反应就是“切”,切不了就自暴自弃了,丧失生活的勇气与激情。吴淼主任表示,医院每年接受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约例左右,其中肝脏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几十例。

靶向治疗是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项极具潜力的治疗措施,约有5成左右患者可以从靶向治疗中获益。而且,通过个体化、规范的转化治疗可达到原发肿瘤降期的效果,由原来的不能手术重新获得手术治疗的机会,治愈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

那么对于复发转移的患者,以及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患者来说,转化治疗的“救命稻草”到底是什么呢?

年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靶向药物(抗血管生成类)——贝伐珠单抗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二线的标准治疗。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是精准打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向肿瘤提供营养的血管生成,改善血管微环境,配合化疗达到攻击并阻断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提高结直癌患者的治疗预期。

目前,贝伐珠单抗已经列入国家医保目录,患者的经济负担大大降低。吴淼主任表示,“靶向药物国家新医保政策惠及广大结直肠肿瘤患者,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延长生存周期,减轻沉重疾病负担以及提高患者药物可及性都有着深远意义”。

对比进口原研药和国产生物类似药,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患者自付的部分差异并不大,但在安全性和临床药效上进口原研药还是存在一定优势。

“云”助力多学科协作(MDT)

改变结直肠癌诊疗的新模式

“癌症虽然最初发生在人体的某个部位或某个脏器,但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仅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似的单一治疗手段、单独学科治疗是无法战胜的,癌症治疗一定得多学科齐心协力、共商克敌之策。”

吴淼主任介绍,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team,MDT)模式,即同一时间由多个学科专家集中一起围绕某一病例进行讨论,全程综合管理,在各学科的通力合作下,为结直肠癌患者争取最合理的方案,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不再仅局限于某一种方案,尤其是在病情复杂的中晚期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中,MDT的优势更为明显。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有机、有序地结合了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让患者经过转化治疗后有更多可切除的机会,通过切除转移灶,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与传统上肿瘤医生“单打独斗”相比,MDT模式能使癌症治疗更加高效、规范、精准,是实现“精准医疗”的重要路径。

以往,一支肿瘤MDT团队的实力,医院各学科综合实力的代表;而随着远程云技术的成熟,MDT诊疗也有机会迈过机构和地域的阻隔,真正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化。

吴淼主任介绍,目前宜宾二院加入了结直肠癌“MDT云诊间”项目,医院MDT团医院MDT团队通过网络连线,针对结直肠癌进行共同讨论,实现癌症治疗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同质化、规范化,打破空间限制,让每一个患者的生存获益最大化,尤其是使偏远地区患者也享受到“国家队”品质的诊疗服务。

对精准医疗的期望:

更规范、更多样、更快进医保

虽然靶向药物、MDT诊疗模式等精准医疗要素的持续发展使患者直接受益,但吴淼主任认为现阶段仍有一些值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