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看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

技术指导

动保事业部黎戈

图文编辑

市场中心梁家欣

猪只胃肠胀气是猪场常见的一种现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夏、秋季节常发,哺乳小猪和保育猪则相对较少出现,多见于中大猪和母猪,猪只胃肠胀气若处理不及时会引起快速死亡,造成猪场经济损失严重。

猪只发生胃肠胀气,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饲养管理不当引起

二是肠道菌群失调引起

三是相关疾病感染引起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的原因来分析下其病因及处理措施。

一、饲养管理不当

首先是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

在猪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哺乳阶段和保育阶段的小猪在营养和温度这两个方面尤其关键。

因此,哺乳小猪在哺乳阶段母猪奶水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母乳质量好,仔猪消化吸收好,皮毛光亮,生长速度快,反之则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肠胀气的现象。哺乳小猪在保温方面尤其注意,怕冷不怕热,初生小猪保温箱温度保持在30-33℃,以后每周下降1-2℃,直到断奶时的22-25℃。

饲养管理保育猪是同样的道理,要注意猪舍的通风透气,氨气浓度低,做到冬暖夏凉,猪舍干爽,营养丰富,吸收好,这是打好仔猪基础的最基本条件。

中大猪和母猪的共同特点是怕热不怕冷,所以在饲养管理上重点是严格做到猪舍干净、干爽、卫生及通风透气,控制好密度,在饲喂上严格按照体重3%的比例来执行。

母猪的饲喂以每天2公斤饲料为标准,再针对配种前后、怀孕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及体况肥瘦等不同阶段来区别饲喂,只要做好以上相关饲养管理措施后可有效预防猪只胃肠胀气的现象出现。

应对措施

针对猪舍湿度过大、氨气浓度过高等可以用“新农环宝”带猪喷洒,每平方使用30-50克,可有效让猪舍干爽,空气质量变好。

二、肠道菌群失调

第二是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

引起猪肠道菌群失调的常见原因主要有:

1、各种类应激引起,比如热、冷应激,免疫应激,驱赶应激等;

2、饲喂不当引起,比如饲喂过饱,饲料难消化吸收或霉变或食物中毒等;

3、注射或喂服某些药物副作用引起,比如过量使用阿司匹林、铁剂、氯化钾等药物。

应对措施

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新农优菌源”,每包克拌料公斤或兑水公斤,连用3-5天,可有效提高猪群的消化吸收从而预防猪只胃肠胀气的现象出现。

三、疾病感染

第三是疾病感染引起的。

常见引起猪胃肠胀气的疾病有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病毒性疾病及某些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仔猪黄、白痢),魏氏梭菌等。

以上病毒或细菌性疾病所引起的猪胃肠胀气的病因中,“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及大肠杆菌”引起的处理措施主要通过免疫疫苗来预防。

而“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猪的胃肠胀气则是临床上常见、传染快速、死亡率高的疾病,且该病主要的感染对象是中大猪只,特别是母猪,一旦感染了将对猪场的生产效益造成极大的损失。

临床表现的症状为猪只前期拉硬黑粪便、黄尿,后期拉糊状黑色粪便,皮肤苍白,眼张结膜苍白,快速死亡;传播速度快。

当一栏猪当中发现有个别猪只出现上述症状后,同栏感染的猪只快速增加及相邻猪栏的猪只也会被快速感染,最终引起全幢猪舍或全场猪只感染,一发不可收拾。

应对措施

加强全场猪只、猪栏、环境的清洁消毒。

1、使用30克“新农卫宝”兑水30-40斤进行全场带猪消毒及空地消毒,带猪消毒时在冲洗干净栏舍约1-2个小时待栏舍干燥后再进行;

2、全场猪只饮水消毒:使用“新农净宝”30-50克兑水1吨,连饮用3-5天;

3、饲料加药:欣普净0克+复方阿莫西林克,混合拌料1吨,连用5-7天。

当猪场出现猪只拉血便、胀气的现象时使用上述方案可以快速有效治疗该疾病并有效控制继续传播感染。

往期·推荐

母猪不能上床情况日趋多见,该怎么办?

不用B超,这7个小妙招亦可判断母猪孕情!

如何正确给猪打针?操作不当或成病猪!

猪脐疝是什么?该如何防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