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是蝌蚪、幼蛙和成蛙共患的一种常见病,病原为细菌,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水质污染,摄食变质或饵料不清洁,放养密度过大等是导致胃肠炎的主要病因。
病蛙发病初期活动异常,躁动不安,不分昼夜地跳动,此时是治疗的最好时机。病发3-5天后,出现部分病蛙不进食,发现个别死蛙,病蛙颜色变成青色,此时如及时治疗基本可治愈。发病后期,大量病蛙不进食,反应迟钝,垂头弓背,腹部膨胀,用手触之,腹部即破,肛门充血、红肿、向外突出,机体消瘦,此时治疗难度很大。蝌蚪发病后多浮于水面。
防治措施:首先要保证水体、生活环境和食物的清洁,水体可用漂白粉消毒,其次是积极治疗,方法是选用磺胺咪、氟哌酸、土霉素等药物拌入投喂的饵料中,比例按每千克饵料加1-3克计,可连喂5-7天。
林蛙肺丝虫病由肺丝虫引起的一种寄生性疾病,病蛙死亡率高,且从蝌蚪到成蛙都会患此病。发病前期,林蛙摄食不好,活动频繁、不安,长势慢或停止生长;后期伏地低头,寻找凉爽湿润处,多在泥水中活动,长时间不出水,在泥中静卧,有时挣扎跳跃,皮肤异常,溃疡腐烂;晚期林蛙眼部和下唇肿胀,死亡率很高,但易误诊为烂皮病。经剖检发现,肺囊萎缩,严重穿孔,虫体可钻出肺囊,曲线形蠕动,该虫体白色半透明,头似蚯蚓,尾部呈黑色,肺失去呼吸功能。
预防:定期在饵料中添加驱虫剂,驱虫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伊维菌素、丙硫苯咪唑等,治疗量可加倍。肺丝虫病的并发症,多为烂皮病,简单采取腐皮病的治疗方式是无效的。
本期编辑:姚远
推荐阅读:
水稻防虫正当时
这些技术难题你也遇到过吗?
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北京能治白癜风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