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夏龙(医院急诊科)
医生,我肚子疼,是不是胃肠炎啊?
医生,我只是肚子疼,你让我做心电图干哈?
医生,肚子疼为什么要抽血啊?
……
对于急诊科医生或社区医生来说,胃肠炎并不陌生。尤其在夏季,冷饮、烧烤等食品的流行,使胃肠炎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胃肠炎患者多以腹痛、伴或不伴呕吐、腹泻为主诉来就诊。然而,可引起腹痛、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的疾病有数十种,包括心肌梗死、血液系统疾病等,接诊医生容易因为主观臆断、细节的疏忽等问题而容易将其诊断为胃肠炎,在此分享3个病例,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案例一
患者男性,80岁,因“腹痛伴呕吐1小时”来急诊就诊。
患者早餐进食后不久便觉胃区疼痛不适,伴呕吐3次,呕吐物为胃内残渣,家属怀疑因其早餐喝了过期牛奶所致。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间断服药治疗,在家未规律测量血压,否认慢性消化道疾病等其他疾病病史。
当时考虑患者年龄较大,有高血压病史多年,需排除是否存在心血管事件。遂立即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提示下壁心肌梗死。随即抽血检测心肌酶谱,结果示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升高。排除禁忌症后,给予抗凝抗聚治疗,并转入心血管科进一步监护治疗。
案例二
患者男性,18岁,因“腹痛1天”送至急诊。
患者1天前在当地门诊就诊,当时诊断为“胃肠炎”,服用制酸护胃药后症状没有好转。无既往病史,询问家属也否认存在家族遗传疾病,自诉近期经常熬夜。查体时腹部有压痛,其余无明显异常。
因笔者未发现其他突破点,暂考虑胃肠炎,但患者家属较为焦虑,便请示主任进一步查看患者。主任询问患者是否有食物、花粉等过敏的情况,患者细想后表示接触鲜花后会出现频繁打喷嚏以及皮肤瘙痒的症状。主任要求患者完善抽血检查,原本对抽血检查表示抗拒的患者家属犹豫后也同意了。
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均明显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清IgA增高、血肌酐值升高。立即请血液科医生会诊,结合症状体征、过敏史以及辅助检查,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腹型)”。
案例三
患者女性,21岁,在校大学生,因“下腹部疼痛1小时”到急诊就诊。
患者先前在校医室治疗,在服用胃药、止痛药,外用止痛药贴等措施后症状仍不能缓解。接诊患者时见其蜷缩状,颜面苍白,全身出汗,诉下腹部阵发性痉挛疼痛,频率逐渐增加。查体腹壁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均阳性。患者否认既往病史,否认发病前进食不当。
立即行急诊腹部彩超,可见腹部游离性积液,考虑可能为消化道穿孔伴出血,请胃肠外科会诊。会诊医生查看患者后同意笔者的判断,要求为患者完善生化检验,做好术前准备。
在为患者开抽血检查单的时候,一小伙神情慌张地询问患者病情,得知他是患者的男朋友后,笔者不假思索地在检查项目上增加了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浓度检测。
结果验证了笔者的推测,血清HCG浓度明显升高,不排除宫外孕(异位妊娠)的可能,立即请妇科医生会诊,行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宫外孕诊断明确,随后患者送往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病情得以控制。
这3个病例均为笔者在急诊工作期间的真实案例,类似情况的患者还有很多,他们大多以腹痛为主诉入院,部分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稍微疏忽便会出现漏诊、误诊。为了减少诊断差错,笔者总结了如下几个要点:
避免先入为主
有许多患者在自诉发病过程时,往往认为发病的原因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者部分患者在私人诊所就诊后怀疑为胃肠炎,便会给自己、给家属甚至是给接诊医生灌输其诊断为“胃肠炎”的观念。对于这类患者,医生要避免受其影响,坚持自己的立场,多点切入进行诊断。
注重细节
年龄、生活习惯、烟酒等不良嗜好,以及过敏史等都属于诊断疾病的要点,如案例一的老年患者,高龄及既往高血压病史都属于心血管意外的高危因素,考虑胃肠炎的同时要排除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案例二的花粉过敏,则成为最终诊断的切入点。掌握这些细节,在疾病的鉴别诊断往往事半功倍。
检查要到位
无论是体格检查,还是辅助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都不可或缺。急诊科医生不能因为工作忙碌、接诊患者数量多而忽略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在完善到位的同时,也要避免盲目,不过由于当今医疗环境的原因,如何把辅助检查开具得恰到好处,依旧是医生需要摸索的,但有部分内容仍然可以明确,如育龄期女性腹痛建议完善HCG检查。
与家属做好沟通
部分家属对于抽血检查,甚至是医生的判断都会表现为质疑,因此,耐心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病情,让他们明白我们的顾虑,从而获取他们的信任,是当代年轻医生共同学习的内容。
(原文刊登在《医院?医师在线》杂志第期“临床诊疗”栏目。原题:“真假胃肠炎,仔细辨别防误诊”。)
注意啦!注意啦!问卷填答周期:
自发布日至年7月31日24:00截止
让大数据还原真实世界
医师在线:jcyy百万基层医生的成长阶梯
↑↑↑长按识别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白癜风容易治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