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病例开始,将连续介绍NBI放大内镜诊断,主要采用八尾教授的VS理论体系。相关内容可阅读八尾教授主编的放大胃镜一书。

NBI放大内镜基本知识

慢性胃炎(IIc)NBI放大诊断

ME+NBI特征

1.边界线(DL:缺失)

2.病灶(VS分类:规则的MV加上缺失的MS)

白光内镜表现

胃体下部大弯3mm大小发红的IIc病变。非放大WLI可见病灶的一侧有条不规则分界线(DL),与IIc早期胃癌鉴别困难。

WLI

NBI+ME表现

弱M-NBI检查:凹陷区的表面结构和毛细血管增生与周围背景黏膜相比有明显差异。然而,放大的情况下,对微表面结构(S)和微血管结构(V)的评估困难,因此病变鉴别诊断病也是困难的。

NBI弱放大

NBI强放大表现

凹陷处MCE较少且不易观察到,缺乏MS结构。虽然凹陷处血管增生呈不对称分布,形态不规则。但是,没有发现直径不等或不均匀性,而且方向性也是相对一致的。此外,凹陷处的血管一直延伸到周围粘膜,保持同样的方向,可见规则MV。几乎在整个病变中都没有看到MCE,因此无法评估VS一致性。

据此诊断为非癌局限性胃炎。图e显示了与图C相同区域的M-WLI外观。在这种情况下分辨任何微血管都很困难。

病理组织学

活检标本示慢性胃炎。

NBI诊断要点

用M-NBI可以很容易观察到微血管。病变处可见不对称、形态各异的微血管分布,但没有直径、大小不均匀,微血管的方向性是相对一致的。缺乏明显的DL,可观察到胃炎微血管的特征,从凹陷区延伸到周围黏膜,逐渐合并为周围毛细血管。

(来源于NBI,可购买原书阅读,本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