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百问第集

·温馨提示·

没有WI-FI的同学可以移步下方观看文字版

以下为图文版:

·病从口入,大肠癌的发病因素中饮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近些年,我国大肠癌发病率迅速上升,饮食是预防大肠癌中的最重要的一环。现代人的饮食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容易导致大肠癌的发生。

第一是吃得过于精细,精米白面含糖量高,可影响血糖和血脂水平。这些因素可以直接或通过胰岛素的多种激素间接作用于大肠上皮细胞,诱发癌变。肠癌发病率与大肠贮存和排泄粪便时间有关,而粪便是否能顺利排出体外,与食物结构有关。

我们知道,食物中有些物质不能在胃肠道进行消化,如膳食纤维等。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虽不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但到达大肠后才开始发挥其重要的生理作用,膳食纤维除了可促进肠道蠕动,加速粪便排除体外,增加排便量,有利于防止便秘等作用。还能通过酵解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后者是结肠上皮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对于肠道黏膜的维护和修复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保护肠道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对肠道的防癌抗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是吃得过于油腻,结肠癌在欧洲、北美和澳洲等脂肪食用较多的地区高发,而在非洲和亚洲多食用脂肪较少的国家低发。动物实验表明,增加饲料中的脂肪含量,则肿瘤发生率增加,肿瘤出现时间较早,油脂饮食可以刺激胆汁分泌,使大肠中厌氧菌增加,从而促使致癌物质被激活。

第三是吃得过荤,长期摄入红肉或加工肉类使大肠癌风险增加,尤其是烧烤、煎炸等高温烹饪会导致这一风险增加,可能是通过蛋白质炭化过程中产生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和其他致癌物质。高动物蛋白饮食中的氨基酸经细菌分解,也可产生致癌物质或形成辅助致癌物质,从而诱发结肠肿瘤。

第四是吃腌制的食品过多,腌制食品所富含的亚硝胺为强致癌物质,哪怕是每次摄入小剂量,长时间接触也可致癌。

第五是饮酒过量,高浓度乙醇可以使消化道黏膜表面的蛋白质变性,从而增加肿瘤的发生概率。大量饮酒可以导致膳食中缺乏某些必需的营养物质,使组织对致癌作用更加敏感。研究证据表明,每天摄入酒精量超过30mg是男性患大肠癌的原因之一。

▌下期预告·集

·哪些人是大肠癌的高发人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