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十人九胃”,胃病的发生率在我国直线上升是为什么?归根结底就是生活中的不良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所导致的,肠胃最常出现的症状就是腹痛、腹泻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肠胃炎,又可分为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两种。
急性肠胃炎都是发生比较急,大多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起的,正常情况下通过正规的治疗后会自行痊愈;而慢性肠胃炎是长期肠胃受损导致的,反复发作不容易治疗。
那么如何在生活中调理慢性肠胃炎,患者有哪些忌口或者能吃的食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记住4个不要,养好肠胃“别发炎”
1、不要吃凉性食物
凉性食物就是我们常说的生冷食物,慢性肠胃炎在中医看来就是脾胃虚寒的表现,如果进食凉性食物会加重病情,甚至会造成胃黏膜的损伤,降低胃肠道的动力,甚至容易引起胃部的痉挛情况。
所以慢性肠胃炎患者平时可以多用南瓜煮粥喝,小米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养胃暖胃但是要记住过烫的粥也要放一放再喝,以免烫伤肠胃。
2、不要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难消化的食物像粽子、土豆泥、巧克力等食物在肠胃中很难消化分解,会加重肠胃的消化负担。平时可以多吃些粗纤维、和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可以增肠胃的蠕动和摩擦力,有预防便秘、促建肠道排毒的作用。
如果说平时进食了比较难消化的食物,也可以通过适度的增加运动来促进肠胃消化,将食物转化成能量来维持机体运动所需。
3、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像一些辛辣、油炸的食物都属于刺激性食物,对肠胃菌群和胃粘膜都有一定的损害,慢性肠胃炎患者本身的肠胃消化能力就比较弱,如果再长期吃一些过于油腻或是辛辣食物,会使身体摄入过多的油脂和钠盐,不仅会增加胃肠道的消化负担,还容易导致肥胖的发生,不利于健康。
4、不要吃隔夜的食物
隔夜的食物一般来说都不卫生,不管用什么方式来储存剩菜剩饭都会受到空气的氧化和食物自身的分解所带来的细菌,尤其是夏天,食物的保质期变短,一些腌制或是冷冻的食物就非常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再吃进肠道内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的失衡,加重肠胃炎症的发生。
虽然老一辈的人教育我们不要浪费粮食,不要剩下饭菜,但是这也要在肠胃健康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怕浪费那就在做饭时减少一些食材的使用,根据自己的饭量做菜,这样既不浪费每顿还都能吃到新鲜美味的饭菜,有利于肠胃健康。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您点赞转发,谢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