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专家:肿瘤科主任李艺
速读结直肠癌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通称为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略低,但近些年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发病率明显升高,发病年龄以40-50岁之间发病最高。三四十年前,结直肠癌在我国“癌症杀伤力排行榜”中,居第6位,如今已跃居第3位。为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特邀专家李艺,医院肿瘤科主任,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临床工作,擅长恶性、良性肿瘤及血液肿瘤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
腹胀、痛和便血是早期症状李艺介绍,结直肠癌属于下消化道肿瘤,吃得过“好”是其中重要的致病因素,因此一定程度上也被认为是种“富贵癌”。不少早期结肠癌患者在临床上可毫无症状,或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病灶不断增大,可以产生一系列结直肠癌的常见症状,早期症状主要有以下表现:
1、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当大肠肿瘤相对较大且有糜烂、溃疡或感染时,才可能发生大便习惯、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如果癌肿突出向直肠腔内生长,导致肠腔相对狭窄,则排出的大便往往变细、变形,可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上附着一些血丝。左半结肠癌更容易引起完全或部分性肠梗阻,肠阻塞导致大便习惯改变,出现便秘、腹泻等。
2、便血。直肠癌患者因病变距肛门较近,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只在出血量较多时,才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带有新鲜出血的大便表明肿瘤位于左半结肠末端或直肠。右半结肠癌患者肉眼可见的便血者占36.5%。
3、腹胀、腹痛。原因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隐痛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
4、贫血。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病人即可出现贫血这种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
5、其他。可见腹部肿块、消瘦、乏力、发热、肠梗阻以及因肿瘤转移、浸润引起受累器官的不同表现。
切除肿瘤后40%仍会复发、转移尽量做到早诊早治。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早期切除肿瘤,是结直肠癌治疗中唯一根治的方法。但遗憾的是,我国百分之六七十的肠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
临床上肿瘤多采用综合治疗,除手术外,放化疗也非常重要。对符合适应症的患者进行术前化疗,还能让肿瘤变小,控制病变范围。此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等靶向治疗,也疗效显著。
即便是根治性手术,仍有40%的结直肠癌会发生复发或转移,且术后两年是复发高峰期,发生率约65%—80%,但5年后的复发率则降为6%—8%。因此,让自己远离结直肠癌才是最重要的。
李艺主任为患者看诊
另外,中医药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特点,综合运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益气健脾、扶正固本、软坚散结、疏通经络等多种治疗法则,配合中医药外治法、情志疗法、经络理论等,不但可以在结直肠癌术后、放化疗中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痛苦,建立自信心,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限。
高危人群每年应按时做肠镜哪些人是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如何尽早发现蛛丝马迹?有结直肠癌家族病史、多发性结肠息肉、慢性肠炎、肠道有绒毛管状腺瘤等人群,都是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易发生癌变。
除注意观察症状外,临床上,80%的结直肠癌患者都有便血情况,且半数无法通过肉眼看到,却可通过大便潜血检验查出。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放弃此项检查。
另外,高危人群应遵医嘱,每年按时做肠镜。一般人群建议45岁开始,每隔1—2年做1次。大便潜血呈阳性的人,应及时做肠镜检查。
总之,结直肠癌的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现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便秘与结直肠癌直接相关。除大便异常外,经常腹胀的人也需警惕,尤其是老年人。如果腹胀特别难受,且在一段时间内突然加重,医院就诊。此外,肠梗阻患者也需排除结肠癌,临床上有不少肠梗阻患者,在手术后才发现是结肠癌。
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有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最好在固定时间排便,宁可提前一点去厕所,有了便意千万别忍着,别让废物在体内停留过长时间。”
“吃货”应加倍小心结直肠癌与生活饮食习惯有关。吃得越多,肠道的排泄压力越大,尤其是动物蛋白、脂肪摄入过量,就容易产生很多毒素。一般认为,常吃多脂肪、少纤维饮食者,罹患结直肠癌的几率较高。
“因此,在生活中,“吃货”应适可而止。我们现在走向了一个极端:吃得过多,营养过剩。这时候,我们一定不要过分迁就口味。我们改变不了爹妈给的基因,能做到的就是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李艺提醒。
不偏食,多吃新鲜食品、天然蔬果,少盐少油少肉;尽可能多吃杂粮。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食品要少吃。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以谷物为主,肉类、蛋类、蔬菜、水果为辅,这是非常健康、合理的饮食。中国菜有很多蒸煮方式,能留住更多营养;少量肉加蔬菜的快炒类菜,由于蔬菜较多,粗纤维丰富,既能满足口味,又能避免肉类产生的有毒物停留过久,减少对肠道的慢性伤害。
昆明日报记者彭惠玲通讯员宋艳丽摄影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