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
“三伏贴”疗法,源自于清朝,又名天灸,可治疗中医辨证中虚寒证的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咳嗽,慢性鼻炎咽炎等肺部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虚寒头痛,痛经,胸腹痛,慢性胃肠炎,慢性泄泻;经常反复性感冒等疾病,并预防感冒,虚寒性疾病皆可贴敷。三伏贴在一年最热的天贴敷3次,每次相隔10天左右,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者较佳!
头伏:.07.16-.07.25
中伏:.07.26-.08.04
末伏:.08.15-.08.24
每伏第一天为集中贴敷时间。
适应证
1.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
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3.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4.耳鼻喉科疾病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5.儿科疾病
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6.慢性皮肤病
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7.妇科疾病
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8.其他
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禁忌证
药物穴位贴敷禁忌证
1.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2.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3.孕妇。
4.体质壮实易上火之人。
注意事项
1.药物穴位帖敷后如有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敷贴4~24小时后,局部若有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若皮肤出现水疱,涂烫伤膏或紫药水,敷贴24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不曝晒。
2.慎食寒凉肥甘滋腻之品,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影响治疗效果。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易伤脾胃,影响消化,易导致阳气不运,变生它病。
3.冬病夏治包含了中医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证的具体表现辨证施用。
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贴敷正当时
中药伏贴强身健体防病治病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莫失良机
医师:蒋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