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经越来越高,逐渐成为社会公共卫生的问题,也和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今天讨论一下,结直肠癌的严重程度以及如何通过个人的行为来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远离肿瘤。

目前,结直肠癌我们经常也把它叫做大肠癌,从结直肠癌在全世界流行的状况来看,可以把它叫做富裕癌。

什么是富裕癌?

在富有的人群当中比较常见的肿瘤,人身体上很多部位可能会发生癌变,比较容易受伤的部位,比如:肺、胃、肝、肠、以及女性的乳腺等等。

在这些当中,有一些肿瘤在发达国家比较常见,而有一些肿瘤在不发达的国家比较常见。所以我们把发达国家常见的肿瘤叫“富癌”;不发达国家常见的肿瘤叫“穷癌”。

面向全世界时,像美国,欧洲、西欧这些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还有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的发病率也都是比较高的;那么在亚洲,日本,新加坡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是非常高的。

但是相反的,非洲、印度这些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会较低。

结直肠癌在过去的20-30年当中,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发生率都急剧上升,全球的生活水平在改善,所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要比以前要高得多。最新统计:全球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结直肠癌排名第三位;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结直肠癌排名第二位;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人数已经达到了37万人次,死亡达到18万人次。

从如此巨大的数字发现,中国人1.5/分钟就有1人确诊为结直肠癌;3/分钟就有1人死于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已成为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

结直肠癌主要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毋庸置疑,不幸得了结直肠癌死亡风险就会增高,会影响寿命。除了影响寿命以外,结直肠癌治疗费用也是很高的。从中国的数据来看,结直肠癌的医疗支出,呈每年逐步上升的趋势。

从全国统计的数据来看,平均结直肠癌的患者治疗费用每年可达到6-7万,90%以上费用是用于治疗的。越是晚期的患者,治疗的费用支出会越高。

如果患者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话,生存率会好很多。

例如上海,如果是一位1期的结直肠癌患者,90%以上的患者都可以活过5年,从临床上来说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但是晚期的患者,能活过5年少之又少,可能?也达不到。

另外不同级别程度的癌症,治疗的费用、复杂程度、治疗难度也会相差很多。癌症患者的分期越晚,治疗时使用的治疗手段会更加复杂,相应的造成医疗费用的支出也会更多。

肠癌是最适合进行筛查的癌症

其实肠癌并非一开始就是浸润性的、甚至会威胁到生命的严重疾病,而是从很小很小的疾病发展起来的。从癌症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如何来理解呢?

其实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最开始小的息肉一直长到有浸润性的恶性肿瘤,对于肠癌来说会耗时5-10年。

从临床可察觉到小的增生,一直到早期的良性病变,叫做癌症的临床前期。

临床前期是早发现最好的时机,叫做黄金早诊阶段。

如果在此阶段,我们可以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发现,通过规范治疗及时处理掉的话,是完全可以扭转癌变的过程,不会发展成威胁生命的浸润性癌,而且基本上可以形成治愈。

但是晚期患者治愈就非常困难了,一方面是治愈困难,一方面是治疗费用,一般家庭承受不起,而且治疗效果不好,90%的晚期患者是活不过5年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早诊早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也需要从理论上认识,从思想上重视。

那么大肠癌早期症状是什么呢?

通常没有太明显的症状表现,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

1、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

便频(大便次数较以前明显增多,频繁跑厕所),腹泻(俗称拉肚子),便秘(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有时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里急后重(通俗的理解就是下腹部不适,很想排出大便,但又无法一泄为快,感觉很不爽),肛门坠胀感等。这些表现很容易误以为是一般的拉肚子或一般的便秘而不被重视,对于有大肠癌家族史或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出现这些症状要特别重视,不要只是当作一般的排便异常,应尽早查明原因。

2、大便形状和颜色改变

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排便费力,排出的大便有压迹,因此建议大家在排便后记得回头看一看排出的大便)。

便血,也就是大便带血,或直接排血便。便血可以是鲜红也可以是暗红色,通常量并不多,间歇性出现,也可能表现为黏液样血便,果酱样便,或者只有黏液或仅有血而无粪便。对于大便带血,很多人会想当然认为是痔疮,其实真不一定,医院查明原因。

3、肠梗阻

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出现肠梗阻,表现为腹胀、腹部不适或阵发性腹痛、大便变细或便秘或停止排便排气,但恶心呕吐可能并不明显。

4、消化不良样表现

大肠癌也可能仅有或伴有消化不良样表现,比如总感觉中下腹部胀满不适,腹部隐痛不适等,很多人就说这是消化不良样的表现。对于长期存在这些症状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大肠癌高危人群,要特别引起注意,不要掉以轻心。

5、腹部摸到包块

当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在腹部有可能摸到包块。如果腹部触摸到包块,医院检查清楚,不可拖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通常表示已经较为晚期。

6、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是很多癌症的共有表现,没有什么特异性,非癌性疾病也可能会有这些表现,这也正是导致很多人不重视的原因。对于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减轻或乏力,医院检查以查找病因。

早期病变:一切永逸

目前从临床来看,对于早期的病变包括息肉、小腺瘤以及1期肠癌治疗手段也是非常先进的。而且可以得到彻底根治,在肠镜下可摘除,一般来说治疗费用在元至元左右就可康复。

即使发展到了肠癌早期,也不用害怕,现在小范围肠道切除技术,可较好保留肠道功能,也可得到较好的治愈机会,并且治疗效果也很显著。一般来说治疗自费的费用在2万元左右。

晚期病变:花钱多,治疗难,伤害大

但是如果是结直肠癌晚期,治疗费用就很高了,还有就是对患者的身心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果不能保住肛门,就需要使用造瘘技术,长期佩戴造瘘袋生活。会给日常生活带来非常大的问题,正常的社会交流,家庭生活都会受到影响。而且结直肠癌晚期患者的复发率较高,生存期较短!

晚期结直肠癌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费用非常高,不仅是高昂的手术费用,还有非常多的辅助药物治疗的费用。如果是身体造瘘,日常的造瘘护理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所以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花钱多、治疗难、伤害大、结局不好的结果。

结直肠癌是否可防可治呢?

从现有的医疗技术与人群实践的经验来看,是可以防,可以治疗的。美国最近30年的时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之所以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50%归功于早期筛查。

在美国结直肠癌的筛查已经非常普及了,60%-70%的人群获得了结直肠癌筛查的机会。这么高的筛查普及率,能够尽早发现癌前病变,比如息肉、腺瘤等等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与治疗,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下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筛查非常重要。

美国先进经验对于中国来说非常有益,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想要扭转这样的趋势,遏制上升的势头,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

通过在中国普及结直肠癌早筛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帮助每一个人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以及死亡风险。

哪些技术可以真正起到降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

其实在全世界各地无论是研究还是人群实践,都有了一定的定论。

综合来看有三种定论,三大类技术。分别是便隐血、FIT-DNA、以及肠镜。三种技术在人群中的普及可以有效的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在临床上诊断是否患有肠癌,肠镜是金标准,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肠镜,比如有些人年纪较大,肠壁薄都是不适合做肠镜的筛查。

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再有就是肠镜具有侵入性,很多人从内心就很排斥这样的检查。这些人群可以首选做便隐血的筛查或者做粪便DNA的检测。

做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很重要,但如果想在人群中得到普及,就需要做到价格便宜,无创伤,安全又有效,便隐血的筛查是早筛首选!

便隐血检查的主要原理是查看粪便里是否有少量的出血,肉眼看不到的血。那么少量的出血是肠道发出的求救信号!

便隐血可以检测出恶性肿瘤,腺瘤以及胃肠憩室、痔疮、炎症性肠炎等疾病。

如果在排便的过程中会出现新鲜、滴出来的血,大部分与肠癌无关,但也需要及时就诊。

建议每年一次便隐血筛查

但是在筛查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放弃了便隐血的筛查,主要原因有3点:

1、可能当时没有粪便

2、排队举着样本比较尴尬

3、去医院比较耗时

现在发明出一款替代传统便隐血检测的居家自测器——噗噗管?。

它的原理非常简便,是由集采样、检测与结果判读为一体的自测器,可以很精准的查到非常微量的消化道出血。

医院做便隐血检查的话,需要挂号,排队,排便,举着样本排队放在检验科,非常不方便不卫生,时间成本很高。

噗噗管?居家环境就可以使用,足不出户即可采集粪便,与大家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而且5-10分钟就可以出结果,节约了大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