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便血误以为痔疮,从而严重影响大肠癌的诊断的人群不在少数。大多是痔疮患者除了便血等症状外还可能认为无其他症状就单单认为自己患的就是痔疮。随着近年来大肠癌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大肠癌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癌症,仅次于胃癌、肺癌。那么,大肠癌早期如何诊断,并且如何预防呢?大肠癌症状1.便血大肠癌的便血一般呈现暗红色,处于低位直肠癌的时候会呈现鲜红色。2.贫血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病人即可出现贫血。一般来说,病期越晚,出现贫血的频率越高,贫血程度越严重。3.肿瘤阻塞引起的症状当肿瘤长至相当体积或浸润肠壁肌层时,可引起肠管狭窄,肠腔变小,肠内容通过受阻。此时可出现肠鸣、腹痛、腹胀、便秘、排便困难等症状。病灶位于直肠时,可出现大便变形、变细,大便费力,不易一次排净,大便次数增加或里急后重的感觉,进一步发展即可出现部分性甚至完全性肠梗阻。左半结肠中肠内容物比右半结肠中干稠,故阻塞症状往往较常见,发生肠梗阻的机会比右半结肠癌多1倍左右。有2%~16%的大肠癌病人在发生完全性肠梗阻时始发现为本病。有时,印戒细胞癌等高度恶性大肠癌浸润肠管整周的肠壁肌层,肌层破坏失去蠕动能力,此时虽肠腔尚未被肿瘤堵塞,但由于肿瘤段肠管失去蠕动功能而“麻痹”,临床也可出现梗阻症状。大肠癌常见的诊断方法一、直肠肛门指检肛指检查简单易行,直肠指检目前仍是直肠癌手术前一系列检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二、实验室检查1)大便隐血试验:此方法简便易行,是大肠癌普查初筛方法和结肠疾病的常规检查。有条件者还可应用免疫学方法以提高正确率。2)血红蛋白检查:凡原因不明的贫血,血红蛋白低于g/L者应建议作钡剂灌肠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3)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CEA检查不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因此不适合作为普查或早期诊断,但对估计预后、监察疗效和复发方面具有一定帮助。三、内镜检查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内镜检查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情况,并能取活检作病理学诊断。纤维结肠镜检查就目前而言是对大肠内病变诊断比较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绝大部分早期大肠癌可由内镜检查发现。四、双重对比造影传统的钡剂灌肠X线检查对早期癌和大肠腺瘤显示常有困难,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技术已大大提高了早期大肠癌和小腺瘤的发现率和诊断准确卒,目前已成为放射科常规检查。如何预防大肠癌首先,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酗酒,其次,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脂肪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然后适度锻炼。
内镜医师郭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