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天五地,精彩纷呈”,第二十三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已圆满落幕。在特殊时期采取新的形式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将促进国内临床肿瘤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积极推动学科发展。会议期间,医脉通有幸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张涛教授为大家介绍目前直肠癌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及免疫治疗在直肠癌领域的发展方向,详情如下:

专家简介

张涛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肿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腹部肿瘤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医脉通:请您介绍下目前直肠癌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

张涛教授:直肠癌治疗领域近年来取得了较多的进展。首先体现在放化疗的模式上,过去的标准模式是长程同步放化疗。近年来,欧洲的研究者发现短程放疗后延期化疗可以取得与长程同步放化疗相近的疗效,并且短程放化疗还具备时间短、费用低的优势。其次,新辅助化疗被证实能够提高治疗的依从性、pCR率和器官保留率。此外,三药联合方案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目前看来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免疫治疗在进展期直肠癌也展开诸多探索并取得了优异结果。年报道的一项研究探索了在同步放化疗后的间歇期加入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结果: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的患者,即免疫治疗优势人群,联合免疫治疗的完全缓解(CR)率达到了60%;对于微卫星稳定(MSS)的患者,即免疫治疗不敏感的人群,CR率也能够达到30%。

年11月,医院胃肠道肿瘤MDT团队也开展了一项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及PD-1抑制剂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单中心单臂II期临床研究,在今年完成了30例患者的入组。初步结果表明,在10例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6例(60%)患者达到了CR,其中只有1例患者是MSI-H,另外5例都是MSS。这个结果极大地鼓舞了我和我的团队在短程放疗联合化疗和免疫治疗策略上进行更多的探索研究,我们也期待着剩余20例患者的手术结果。

医脉通:您如何看待免疫联合放疗在直肠癌中的应用前景?

张涛教授:我认为在某些瘤种中,通过单药免疫治疗或免疫联合治疗,患者有可能实现治愈。虽然目前在很多瘤种中单药免疫治疗只有约20%的有效率,但是免疫联合治疗具有极大的空间。对于进展期直肠癌免疫治疗联合放疗的探索,第一个方向是免疫治疗联合放疗,如免疫治疗的给药方案以及和联合其他治疗方案的选择。第二个方向是免疫治疗在放疗之后使用的次序,是即刻使用还是序贯使用。第三个方向是精准医学,目前MSI-H是一个相对比较确定的疗效的标志物,寻找放疗后免疫治疗的有效人群,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第四个方向是辅助化疗或辅助免疫治疗的应用。总体而言,只要是可能提高患者生存获益的探索,我们都不会停下脚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