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雀斑专科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55983.html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情况。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肠道准备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前3d和手术当天的营养与免疫学指标(包括血淋巴细胞总数、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等),并对手术过程中的肠道清洁度、术后临床结果等进行对比。

对象与方法

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并符合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指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别,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肠道准备护理方式,包括进食流食、补液、灌肠等。

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护理,术前3d给予口服肠内营养制剂,每天剂量为ml,分4到6次服用完毕。术前16h,可给予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促进排泄。术前12h,可适当给予饮用水,但要继续禁食。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3d和手术当天的营养与免疫学指标(包括血淋巴细胞总数、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等),并对手术过程中的肠道清洁度、术后临床结果(感染的发生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进行对比。

评价标准:

根据术中结直肠的清洁情况评估肠道清洁度:将结直肠内清洁,未见粪水、粪渣的情况记为Ⅰ级;将结直肠内有少量的粪水、粪渣,但无需进行特殊处理也可继续手术的情况记为Ⅱ级;将结直肠内可见大量粪水、粪渣,须经专门处理方可完成手术的情况记为Ⅲ级。

结果

1、营养与免疫学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d和手术当天的营养与免疫学指标可见,术前3d,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且P>0.05。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后血淋巴细胞总数、前清蛋白及转铁蛋白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2、肠道清洁度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度可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肠道清洁度Ⅰ级的分别有23例和7例,Ⅱ级的分别有9例和15例,Ⅲ级的分别有3例和13例,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统计结果见表2。

3、术后临床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虚脱、心悸、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3%和40.0%;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71%和20.0%(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各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4例),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

讨论

1、通过比较肠外营养护理与肠内营养护理的各项营养与免疫学指标、清洁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均显示了肠内营养的显著优越性。对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前肠道准备过程中采用肠内营养的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供给和细胞免疫情况。对于提高肠道的清洁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2、肠内营养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能量、营养物质的同时,起到肠道屏障与保护的效果。肠内营养具有营养全面、消化吸收容易完全、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在肠道准备的过程中能起到肠道清洁作用,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1、优质动植物双蛋白,改善负氮平衡,促进组织修复

2、科学的脂肪酸配比,保护心血管

3、不含膳食纤维,减少胃肠道负担

4、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满足人体每日所需

10岁以上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需要营养补充或饮食替代的人群。

口服或管饲使用

作为营养补充50-g分1-2次食用

作为部分饮食替代-g分2-4次食用

作为完全饮食替代-g分4-6次食用

请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参考文献:程芬,彭光喜.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11(36):-+.

扫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