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给宝宝带去幸福感
有助于健康成长
不过亲吻时需讲究技巧宝宝因为被来看望的人“亲吻”而感染了疱疹病毒,差点救不回来。公开信息里显示,他身上多处长了皮疹,甚至还有溃疡。焦急的医院就诊,经确诊是感染了疱疹病毒(这是一大类病毒,其中单纯疱疹病毒最常见,会导致嘴巴附近出现疱疹),但幸亏就诊及时,否则宝宝有可能出现器官受损。回顾病史发现,这个宝宝可能是被唇部患疱疹的人亲吻过,病毒通过唾液传播给了宝宝……相信很多妈妈也都有这样的日常经历
?动不动就亲吻宝宝的嘴巴(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们的爱);有时会小心翼翼地用舌头测试宝宝辅食的温度;陪玩的时候,让宝宝的手指放进妈妈的嘴巴探索(宝宝一回头可能就放进了他自己的嘴巴)……这些新闻提醒我们,不适当的亲吻会带给你的宝宝尤其是新生宝宝意想不到的危险!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如何杜绝这种“乐极生悲”的事件吧!?这6类人尽量别随意亲宝宝大人口中有几百种病原体,前面提到的例子只是比较典型的案例,其实还有其他一些疾病,患者也是不能随便亲吻宝宝的嘴巴,尤其是新生儿。呼吸道传染病:如细菌性脑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结核、麻疹、百日咳等。这类疾病接触唾液即可传染。病原体藉由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的飞沫,短距离地在风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张口或偶然碰触到眼睛表面时接触到,造成感染。
接触传染病:如真菌感染的香港脚、细菌感染的脓包症。这类疾病除了通过直接触摸、亲吻患者传染,也可以透过共享毛巾、餐具、衣物等传播。婴幼儿抵抗力弱,亲吻时的短暂接触可能传染给孩子。
口腔疾病:如果父母正在长口腔溃疡,或有龋齿、牙龈炎等口腔问题,不要亲吻孩子。这时口腔内会潜藏大量细菌和病毒微生物,与宝宝亲吻时,这些细菌、病毒微生物会乘机潜入孩子口中,带来健康隐患。
疱疹:如果家长口面部、手足部长出了米粒大的水疱,几个或者一片,甚至有发烧现象,可能是感染了疱疹病毒。疱疹病毒可以通过亲吻传染,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对婴儿却可能致命。
肝炎:宝宝在肝炎病毒面前不堪一击,肝炎病毒对宝宝肝脏伤害极大。肝炎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餐具传染,被确诊为肝炎的父母和未注射疫苗常常在外吃饭的父母,最好不要亲吻宝宝。
吸烟:有抽烟习惯的家长,亲吻孩子前最好先刷牙。吸烟者呼吸道和口腔中长时间有尼古丁、烟焦油等有毒物质残留,婴幼儿对这些物质非常敏感,容易诱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化妆:一些辣妈每天带妆工作,回家后还没卸妆就亲上了孩子。由于不少化妆品中都含有铅、汞等化学物质,亲吻宝宝可能让这些物质进入孩子体内,引发皮肤炎症、慢性铅中毒等。
腹泻:婴幼儿胃肠道功能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非常容易被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我国每年约有万名婴幼儿因轮状病毒感染胃肠炎。轮状病毒可经口传播,有腹泻症状父母,别亲吻宝宝。
咀嚼后喂孩子:一些老人习惯将食物咀嚼后再喂给婴幼儿,认为这样更易消化。事实上,老人通常患有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或者肠胃有问题,这些病症都会产生相应的病菌存留在口腔内。如果孩子吃老人咀嚼过的食物,可能感染上这些病菌。
禁止亲婴幼儿的嘴巴看过上面的例子,就会发现其实很多常见病原体无处不在,很多成人可能都是隐性感染者,而婴幼儿免疫力还未发展完善,更容易被感染,有些情况还会比较严重。这里也只是罗列了几种比较常见的情况,真相是,还有不少其他病原体也是可以通过唾液/飞沫传播的,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所以,没必要“谈吻色变”,更不是说要绝对禁止亲吻,毕竟亲吻也有很多种形式,但绝对强调不要亲吻婴幼儿的嘴巴(湿吻就更不要啦)。美国儿科学会也郑重建议,与婴幼儿应该避免任何一种形式的唾液共享行为。其实,除了通过嘴对嘴亲吻表达我们对宝宝的喜爱,还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表达我们的爱意,比如可以通过亲吻脸颊、额头,蹭蹭小鼻子、或者抱抱宝宝等,甚至亲子共读一本儿童书,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亲子互动。如何礼貌拒绝别人亲吻宝宝?下面再给大家支几招,让宝宝能尽量避免我们不喜欢的亲吻行为:在婴儿推车上做一个“不要触碰宝宝”的标识;在公共场合时,在婴儿车上盖一块薄毯;在婴儿背带上贴禁止标志,注明“碰我之前请洗手!”;大一点的宝宝,教她亲吻别人时,只亲脸颊不亲嘴,有人走过来想亲她时,可以把脸颊侧过去;设定界限:假如陌生人直接上来亲宝宝(其实很奇怪啊),家长可以直接告诉他们,不要随意抱宝宝、摸宝宝、亲宝宝,对熟人也要直言不讳。END有关白癜风白癜风治疗需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