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寄生虫病的发病越来越少。一般条件的家庭,如果家中没有宠物,孩子患寄生虫的几率是很低的。

常见的寄生虫有哪些?

一、蛔虫

相信大家对蛔虫都不是特别陌生,它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是儿童最常见的寄生虫,多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

蛔虫主要是通过食入带虫卵的食物(不干净的水果、蔬菜等)而感染,儿童感染蛔虫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不振或阵发性腹痛、营养不良、失眠、磨牙等症状。

若不及时治疗,体内蛔虫扭集成团可形成蛔虫性肠梗阻,钻入胆道形成胆道蛔虫病,进入阑尾造成阑尾蛔虫病和肠穿等,甚至有蛔虫进入大脑。以上这些情况除了可引起剧烈疼痛外,还可能因为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二、蛲虫

蛲虫也是人类(尤其是儿童)肠内常见的寄生虫,呈线状,所以有地方也称之为线虫,常寄生于大肠内。

被蛲虫感染的孩子,最早最常见的症状时肛周瘙痒,由于奇痒,小朋友会用力搔抓,抓破后容易造成肛门周围皮肤脱落、充血、皮疹、湿疹。甚而诱发化脓性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蛲虫会越来越多,它们的代谢产物可导致患儿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小儿夜惊、咬指甚至出现异嗜症状(嗜食土块、煤渣)等。蛲虫感染严重者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至发生腹膜炎。

三、猪肉绦虫

绦虫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虽然没有上述两种寄生虫常见,但是危害巨大。人们常常是吃了未经适当烹煮的带绦虫猪肉、牛肉或鱼肉后感染。

感染绦虫后,起初可能会表现出食欲亢进,逐渐出现食欲不振、消瘦、无力、头昏、腹痛等症状。

猪肉绦虫的囊尾蚴,可以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发育,引起囊虫病,其危害性远较绦虫成虫大,症状及严重度因囊虫数目和寄生部位而异。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为好发部位,表现为皮下结节。囊虫寄生在脑内引起脑囊虫病,对患儿危害最大,可引起患儿颅压增高、头痛、呕吐和癫痫样发作,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四、其他

其他寄生虫如血吸虫、钩虫、丝虫等感染不是很常见,在此不一一说明。

为什么现在寄生虫少了?

随着整体卫生条件的改善,寄生虫患者逐渐减少,大便中含虫卵的几率非常低。

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渐养成,随地大便现在几乎不会发生。而虫卵在大便中,因此孩子玩耍中接触到虫卵的机会少之又少,被感染的也就很少了。

现在勤洗手尤其吃饭前洗手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即使接触了虫卵,也会被洗干净。

寄生虫不会在体内自动生成,没有了外源,自然患病会越来越少。

Tips

有一个例外,就是家里有狗狗。有些寄生虫是人畜共患的,狗狗经常在外面的草丛中大便,而其他的狗也常在草丛中玩,可能因此感染寄生虫。如果狗狗有寄生虫,孩子和它密切玩耍,不除外感染的可能。所以,卫生状况良好的地区,寄生虫的感染比较少。

感染了寄生虫怎么办?

虽然上面说到感染了寄生虫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但是毕竟都是少许病例。感染了寄生虫后,及时规范化治疗,很快就会痊愈。比如,小时候我们吃的“宝塔糖”就是很好的杀虫药!

打虫药要不要预防性使用?

有句话说的好,“防范于未然”,既然寄生虫感染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那么可不可以常规预防性使用打虫药呢?

我的观点是不需要。

在我们小时候,由于经济条件差,父母忙于农活,疏于对我们卫生各方面管理,我们总是三五一群的到处野,很多孩子都不知不觉中感染了寄生虫。因此,大多数小朋友都服用了打虫药。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经济条件好,卫生条件也好,小朋友都有专人照看,即便在幼儿园也有生活老师的悉心照料,感染寄生虫的机会大大减少。

而打虫药主要是先杀死寄生虫,继而排出体外。是药三分毒,打虫药在杀死寄生虫的同时,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药物进入体内需经肝脏分解代谢或经肾脏排泄,小朋友肝、肾等器官发育尚不完善,不当服用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甚至伤害肝、肾脏等。

此外,因为大多数打虫药会添加糖使得口感好,在大人不注意的时候,不懂事的小朋友会把它当成糖果过多服用,造成危害。因此,不建议预防性使用打虫药。

什么情况下要怀疑宝宝肚子里有虫?

那么,作为家长,到底什么时候要怀疑宝宝肚子里有虫呢?

1、宝宝食欲欠佳,对特殊食物表现出兴趣爱好:有的宝宝喜欢吃纸、土等,这种情况要排除蛲虫感染引起的异嗜症状;

2、宝宝生长发育缓慢、消瘦、营养不良;

3、宝宝经常诉说腹部疼痛:寄生虫在胃肠内蠕动可能引起腹痛症状;

4、宝宝坐立不安,夜间啼哭或者经常诉说肛周瘙痒;

5、大便中出现可疑虫体或者白色虫卵时。

PS:不少人说,宝宝(或者成人)磨牙是因为肚子里有寄生虫,可是,真的是这样吗?为此,我特意咨询了很多专家,得出的结论是,感染蛔虫的小朋友可能会出现夜间磨牙,但是大多数夜间磨牙并不是因为感染蛔虫,而是精神紧张引起。

睡觉磨牙不是寄生虫会是什么原因?

肠道内有寄生虫,特别是蛔虫,它靠吸收人体内的营养而生存。它在人的肚子里活动起来,除了使人肚子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患肠梗阻外,有时还会使人夜间磨牙。但现在寄生虫这么少见,是什么原因引起磨牙呢?

睡眠中咬牙的原因并不是非常清楚,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

?消化不良

当晚餐孩子进食过多、进食较多难消化的食物如比较多的肉或油炸食品,超过了胃肠的负担能力。或者孩子胃肠功能不好:如有胃肠炎或呼吸道感染造成胃肠功能下降。此时胃肠不能有效地消化食物,容易出现睡觉后咬牙。

?情绪激动或紧张

白天精神过于激动,孩子玩得太累,入睡后大脑皮层没有得到完全的休息,部分神经仍处于兴奋状态,会入睡后咬牙。而情绪过于紧张、生气、焦虑时也容易出现磨牙。

?牙齿排列不齐

牙齿咬合关系不好,发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也会引起夜间磨牙。

即便怀疑宝宝可能存在寄生虫感染,也不建议爸爸妈妈自行买药治疗。医院化验大便,明确具体寄生虫的类型后对症、规律用药。

这些情况也和寄生虫没有什么关联?面部皮肤白斑

有寄生虫可以出现脸上的白斑,在现在寄生虫很少的情况下,面部白斑更多被考虑湿疹、晒斑。这种面部皮肤局部的色素脱失,更可能是由于皮肤本身的疾病所造成的。

?甲床白点

没有什么资料显示,寄生虫与甲床的白点有什么必然联系。甲床上的小白点从专业的角度目前并没有特别确切的解释。有些资料认为这种现象与孩子的消化情况有一些相关,它的出现说明孩子近一段的消化吸收情况不是很好。也有人认为是甲床碰撞受到轻微的损伤,就会出现这种小白点。

Tips

当然,如果孩子睡觉时咬牙、面部白斑、指甲小白点,且最近经常腹痛、腹泻,体重增长不满意,需要考虑到寄生虫的可能性。虽然少,也不是绝对没有。留取孩子大便送检,在大便中找到虫卵即可诊断。在未诊断之前,不建议服用驱虫药。

怎么减少寄生虫感染宝宝的机会?

1.教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2.不吃生食、半熟食物:烧烤、烤肉等都可能引起肉质不完全熟透,寄生虫未被完全杀死;

3.生熟食分开切:家中最好生熟食的菜板分开使用;

4.仔细甄选蔬菜水果:很多家长认为,纯天然、无任何化学成分的农作物才是最安全的,因此,有的家长在选择蔬菜水果时,喜欢选择农民天然肥料(大粪)浇灌的蔬菜,殊不知,这样增加了寄生虫虫卵入口的机会。









































鐢橀湶鑱氱硸鑲芥敞灏勬恫
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楁渶鏉冨▉鐨勫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