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每一个器官对于整个人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一个器官出现了病变,将会使得人的身体受到非常大的威胁,还有可能会诱发其他多种疾病。胆囊作为人体的一个部分,自然也是如此,有部分人出现了胆囊病变,比如说胆囊息肉,胆结石等问题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有些情况下就需要进行胆囊切除。

胆囊对我们的身体有啥作用?

胆囊位于右侧肋骨下缘,肝脏的后面,是一个中空的囊袋状器官,其主要作用之一就是浓缩和存储胆汁。

胆汁能够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分解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正常情况下,肝脏分泌的胆汁,在胆囊中存储,经胆囊浓缩(经胆囊浓缩过的胆汁浓度是肝脏分泌出来的10倍)。

我们进食后10分钟作用,胆囊开始收缩。浓缩后的胆汁便顺着胆囊颈部的胆囊管进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吸收食物。因此,胆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消化器官。

哪些情况下需要切除胆囊?

虽然胆囊非常重要,但如果胆囊出现了严重的病变,就有必要切除,否则会带来更严重的病变。

一般来说,出现以下情况的患者,医生会建议切除胆囊:

急性而且严重的胆囊炎、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逐年增多、增大,且合并有胆囊功能减退、胆囊管阻塞、胆囊外伤破裂穿孔;

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且有继续增大的趋势以及胆囊恶性肿瘤的患者。

切除胆囊后的具体危害是什么?

1、消化不良:胆囊具有储存胆汁、浓缩胆汁的功能,所以在胆囊切除后,肝胆汁从肝内排出后却没有地方可以储存,只能排入肠道内,继而引发消化不良。

2、胆总管发生率升高:由于切了胆囊后,相继也除去了胆结石和息肉的可能,但是却有可能会引起胆总管结石。因为胆囊切了后无法起到浓缩胆汁的作用,而肝胆管中的胆汁酸浓度又无法的完全溶解胆固醇,长期如此就容易形成胆总管结石。

3、胆管损伤:胆囊切了会导致胆管损伤,而胆管损伤胆道外科中的比较疑难的并发症,同时也是胆囊切除后比较大的缺陷。

4、碱性反流性胃炎:由于胆囊切除后胆汁会依旧进入到肠道,但是由于缺乏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胆汁就会从十二指肠当中逆流到胃。胆汁进入胃部就会使胃中的细菌变多,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等。

5、结肠损害和肝损害:由于胆囊切除后胆酸的分泌就会增加,而产生出的胆酸就会由肝肠循环进入到结肠和肝脏,继而导致结肠损害和慢肝损害性。

6、结肠癌发病率升高:临床上发现患有结肠癌的患者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就是胆囊切除者,且胆囊切除后的患者会比正常人患上结肠癌的可能要高上四十五倍。

NationalDay

什么情况下可以避免切除胆囊?

胆囊出现了“问题”才需要切除,目前绝大多数胆囊切除都是因为胆囊息肉,但是并非所有胆囊息肉我们都要切除胆囊。良性胆囊息肉也可保守治疗:

最大直径小于1厘米的胆囊息肉患者,应改善生活方式,遵循医嘱,配合服用息福欣,三个月或半年后应复查。如息肉无变化或者缩小了,以后可以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对于非常接近1厘米“危险线”的单发性胆囊息肉,可以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进一步确诊。

总之,发现胆囊息肉不要急,多数都是良性的,良性的息肉在改善饮食,生活方式,坚持服用息福欣后定期检查的情况下是有概率逐缩小且消除的。

如果痊愈后不注重自己的饮食习惯,就有很大机会使该疾病复发,甚至引起严重的恶变,所以,息肉消除后不要高兴得太早,一定要改善饮食习惯。好好调养身体。

胆囊息肉患者禁忌食物

1、高胆固醇的食物

如果摄入过多高胆固醇的食物,容易加重了肝脏的代谢,会让更多的胆固醇沉积在胆囊壁中并慢慢的形成息肉

2、酒精类的饮品

身体摄入的酒精主要是通过肝脏来进行分解和解毒,所以酒精直接伤害到了肝细胞,引起了肝脏功能的失调,让胆汁大量分泌以及排出过程中发生紊乱,刺激了息肉或者息肉的增加和增大,甚至发生癌变。

3、高脂肪类的食物

胆囊具有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功效,胆汁的主要功能就是让脂肪能够溶于水,利于身体的吸收。当吃了过多高脂肪的食物就会刺激胆囊产生大量的胆汁,压迫了胆囊息肉。

温馨提示胆囊息肉患者尽量避免吃以上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饮食上的规律,早晨必须要吃早餐,不能空腹的时间过长,这样会导致胆汁在胆囊中的淤积,并且会加重胆囊吸肉的病情,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锻炼身体,尽量选择缓和并且锻炼耐力和体力的运动,这样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防止肝脏受到损害,同时也要注意生活的起居有常,避免长时间的熬夜,保持规律的生活和良好的心态,远离油腻的食物,避免身体过于肥胖和超重。

十剂堂,与您分享健康养生知识

长按识别







































白癜风初期的图片
长白癜风是怎么回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