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肠癌生存率只有美国的一半
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其中,中国肠癌的发病递增速度是世界平均的2倍。平均每1.5分钟有1人确诊为肠癌,每3分钟有1人死于肠癌。中国结直肠癌发病及死亡率数据根据《中国大肠癌预防和筛查白皮书》显示,我国肠癌发病和死亡率从30岁开始,到40岁-45岁以后迅速上升。男性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在调查中,30—74岁的高风险人群腺瘤发现率高达6.1%,相当于每16人就有一人有腺瘤或者息肉。不仅发病率持续增高,中国的肠癌死亡率也非常高。《新闻联播》主持人肖晓琳、35亿的商人王均瑶等均因肠癌去世。在疾病到来时,无论富人还是工薪阶层,都显得不堪一击,迅速被击溃。统计显示,我国结直肠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30%,而美国为64%,为什么两者差距如此之大?原来,结直肠癌作为男性第二大、女性第三大致死癌症,早期没有非常明显的症状,如果早期不进行筛查,等到发现问题时,已经是中晚期。各国对于肠癌的早期筛查都有明确指南。而我国目前还无明确指南,30%的患者查出时已经是晚期,晚期生存率只有5%。一项针对江浙沪和珠三角地区的调查显示:只有7.6%的调查人群了解肠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没有早筛的患者等到发现是中晚期,整个家庭都受到了巨大的伤害。2
真的可以早五年发现肠癌?
为什么早期筛查对于肠癌防治如此重要?专家表示,肿瘤早期体积小,未发生转移,较容易切除。因此,越早发现恶性肿瘤组织,越有利于增加患者存活机会。肠癌从增生到晚期,通常要经历5—10年的发展期。越靠近晚期,治疗生存率就越低,最晚期的5年生存率仅为5%。并且,在中晚期肠癌治疗中,可能会不得已切除患者的肛门,改为在肚子上用肛门袋收集粪便和废气。除了承担痛苦,手术加化疗费用,基本都在30—50万以上,也给家庭造成巨大负担。3
运气不好的话
可能终生在肛门袋里排便
中晚期的肠癌患者,但凡像王先生一样,进行一次早筛,就能悄然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但有调查显示,在早期就发现肠癌的患者不到总体的10%,人们也很难辨定自己是否患病,早期筛查是最好的方法。专家都在呼吁、强调早筛的重要性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到了年纪、甚至有了明显肠胃不适的症状,仍然忍着不做筛查。殊不知,早期如果及时发现,相当于提前5—8年发现肠癌。医生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筛查一次40岁以下人群每3—5年筛查一次特别是以下4种症状,如果满足,建议尽早做一次筛查:1.持续或间断性的腹胀、腹痛2.大便带血,或者便隐血3.经常肠胃不适、腹泻、便秘4.排便习惯发生改变,排便次数增加4
权威认可
最安全方便的筛查方式
很多人和王先生一样,自己或爸妈丈夫亲友,符合上述情况,心里始终悬着块大石头,觉得应该检查一下。但一想到肠镜检查要从肛门进入身体、需要灌肠、疼痛等原因,就一拖再拖。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树、医院大肠外科主任蔡三军等多位权威专家建议:高危人群也可以考虑,使用无痛无创的肠癌无创分子诊断进行早期筛查,一次筛查让一家人安心。
来源|医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RECOMMEND推荐阅读文章最后,还想提醒大家,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