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腹泻的发生有以下几种风险因素:

1.环境诱因,如昼夜温差大,持续低温天气,饲料和饮水等冷应激以及口蹄疫发病后均能增加病毒性腹泻发病率。

2.母猪或后备猪疫苗免疫不足,群体免疫力不坚强。

3.母猪无乳,仔猪初乳摄入量不足。

4.生物安全措施不完善,猪舍卫生差,密度大,消毒不严格,有易感猪,病毒循环传播。

5.引种疏忽,病毒再次传播。尤其冬春季节猪蓝耳病和口蹄疫疫情增加腹泻病发病频率。

建议措施:

1.加强疫苗免疫,种母猪和后备母猪作为易感猪群,易感季节来临前至少群体免疫3次哈兽维科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G5型)三联活疫苗,易感季节要实施群体免疫和跟胎免疫相结合(间隔30天),提高群体免疫力,阻断感染猪排毒途径。

2.泌乳性能差的母猪要及时淘汰,及时治疗母猪乳房炎,尤其注意初产母猪的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

3.产房单独人员管理,加强卫生管理和干粉消毒;保证饲料不霉变,保障供应营养丰富,均衡优质的全价饲料,提高猪免疫力。

4.坚持自繁自养,减少引种次数;即使进种猪,也要严格检疫,确定健康无病再引进,同时必须隔离观察30天再作去留的处理,隔离60天以上方可混入大群。最好不在疫病高发的冬季引进,更不可从疫区和病猪场进猪,以免带入病猪或带毒猪而导致猪流行性腹泻暴发。

5.新建猪场,复产猪场初产母猪所占比例大的猪群要高度重视猪病毒性腹泻,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等疫病的免疫预防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