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出行工具越来越多。汽车是现代使用最频繁的出行工具,导致现在的驾驶证能和身份证匹敌,几乎是人手一证。普通人的驾照都是通过驾驶证考试得到的,都是通过了从科一到科四重重考验才拿到手的。一般来说,大多数人的驾照都长得一个样,具有法律效应的东西都是由国家部门制定和颁发的,但是,世界上却存在着两张与众不同的驾照。
01
这2张特殊的驾照,一张在英国女王的手里,而另一张则在中国。
据了解,中国的这张特殊驾照是由湖南省公安厅特别颁发的,法律效应就不用多说。那么,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什么他能拿到中国这张独一无二的驾照?其实,他就是袁隆平先生。
袁隆平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老家是九江德安。年出生于北京,出生时恰逢乱世,人们都食不果腹。当时,他跟着父母颠沛流离,每天有上顿没下顿,也亲眼目睹过人被活活饿死。也许是这样的一些童年经历,让长大后的袁隆平身怀着“让所有人吃饱”的远大理想,违背父亲的意愿,坚定的选择农业科研的道路。
在他的刻苦学习下,终于在年考取了西南农学院,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所农校任教。也就是在这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故事慢慢展开。他就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晒得黝黑,戴着草帽,破烂的裤脚扎得高高的,左手扛着锄头,右手提着水壶,从早到晚都待在稻田里。
不得不说,从小有着“要让所有人吃饱”的理想的袁隆平并非空有一腔抱负,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他日复一日的尝试能够让粮食增产的方法,双腿日日夜夜泡在水田里,还常常忘了吃午饭,落下了肠胃炎。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年有了一些突破,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珠有着明显的杂交优势,由此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相遇”了。杂交水稻的问世,让中国的整体粮食储备比原来整整多了几十倍,中国人从此不再挨饿!
02
尽管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袁隆平也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贪婪”的追求着粮食的产量,想让它变得更多。即便是过了七十大寿,早过了退休的年纪,他还是坚持每天要和水稻待在一起,据他说:自己恨不得把床搬到水稻旁,一翻身就能瞧见它。
基于如此,袁隆平每天天还没亮就出门,直到天黑,才肯拖着两条泥腿回家。但是,根据当时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人一旦过了70岁便不能再驾驶机动车,然而,从住宅到试验田又有一段距离,腿脚不便的袁老,为了节省时间执意要骑摩托车,尽管家人为了他的安全着想不让他骑,可他还是偷偷摸摸的骑,据附近人说,当时三更半夜还能听到袁老摩托车的“喘气声”。
因为实在是担心袁老的安全,有关部门在知道这件事后,立马为袁隆平专门颁发了这样一张特殊的驾照:左下角写着“驾车下田与荣誉驾照”9个字,中间还有“袁隆平院士惠存”7个花字。
相比于普通人的驾照,这张特殊的驾照限定了行车路线,路线便是袁隆平的家到试验田之间的距离,出了这段路是不能用的,而且,还专门叫了教练来陪同,就这样,袁老的安全问题算是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并且这张驾照是终身免检的,非常方便。由此,这便是这张中国独一无二驾照的来历。
纵观袁老的一生,尽管国家常拨付几千万资金给他,但是,他开的车却只是十万左右的国产车,即便是非常破旧了,也舍不得换掉,甚至一件30块钱的衣服,也经常是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一勤俭节约的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
结语
年5月22日13时07分,长沙下了一场瓢泼大雨,袁隆平院士,与世长辞,享年91岁。袁老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做到了,中国再也不会被西方国家调侃连自己都养不活了。现如今,我们现在不仅养得起自己,也养得起“别人”。
现在,我们再也不会为吃不饱发愁,甚至尝遍山珍海味,但是,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一粒粒的米,都是袁爷爷一滴滴的汗水换来的,所以,我们应当更加珍惜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