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王俊
深圳市疾控中心2日发布提醒,多雨夏季正是菌类生长旺盛期,小区绿化带、路边草地、菜地里等离人最近的地方生长的蘑菇,看似美味可口,然而,采食野生蘑菇存在着巨大食品安全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危害生命健康。毒蘑菇的鉴别需要由专业人员使用专业仪器,市民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唯一方法就是不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
据介绍,近年来,陆续有深圳市民因采食路边的蘑菇而发生毒蘑菇食物中毒。青褶伞就是毒蘑菇之一。它们集中出现在6月至10月,常生长于公园或小区的草坪上、菜地里、路边草地、荒地、锯末堆上甚至是垃圾堆旁,是离人群最近的毒蘑菇种类,也是中国蘑菇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见的毒蘑菇。
青褶伞(深圳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供图)
青褶伞(深圳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供图)
据统计,仅年至年,它们在全国至少引起起中毒事件,造成人中毒。今年截止6月10日,该种毒蘑菇至少造成全国15起中毒事件,24人中毒,主要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的胃肠道症状。
深圳市疾控中心指出,华南地区气候潮湿,野生蘑菇种类繁多,主要的毒蘑菇中毒症状类型可分为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横纹肌溶解型5种类型。野生毒蘑菇的鉴定需要专业人员借助实验室的专业仪器。民间流传鉴别方法,例如“颜色鲜艳的,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等,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并不能区分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预防的唯一办法就是不要采食。此外,对于食用毒蘑菇中毒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病死率较高。因此,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办法是不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
如果疑似毒蘑菇中毒怎么处理?
1、立即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
2、立刻进行催吐,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5-10ml一次,然后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孕妇慎用催吐;
3、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4、加盖毛毯保温;
5、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无论是否发病,医院进行检查;
6、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以供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吴彤
审签
郑宗敏
实习生
梁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