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又到了采蘑菇的季节对此紧急提醒:慎吃野生蘑菇近期已有人中毒入院老夫妻中招9月份是高发期近日,大庆市一对老夫妻在家人的搀扶下,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皮肤湿冷、流口水、四肢抖动、视物模糊。”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杨秀峰说,经询问得知,二人是吃了野生蘑菇后才出现症状。刚开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两个人并没有重视,以为只是吃坏了肚子,后来症状越来越重,这才给儿女打电话,医院就诊。经过查体,医生发现患者瞳孔呈针尖样,已经出现了幻视,情况十分危急,于是迅速开通绿色通道,收治入院。“这是典型的毒蕈中毒表现,患者是因为吃了毒蘑菇才导致中毒,幸好及时就医,否则后果很严重。”据杨秀峰介绍,毒蕈中毒,一年四季都有出现,6月至9月份多发,9月份是高发期,就诊的患者较之前明显增多。最近接诊的几个病例,都是一家人中招,这不得不为我们敲响警钟。吃了野生蘑菇出现这些症状快就医那么,什么是毒蕈中毒?如何能知道自己是否中毒?对此,杨秀峰说,野生蘑菇种类很多,其中很多有毒,甚至有剧毒。野生蘑菇的大小、形状、颜色、花纹千变万化,很难分辨出哪些有毒,一旦误食,便可引起中毒。因摄入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对身体产生的损害也不同。其中,急性肝损型、急性肾衰竭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毒蕈中毒,致死性极高。症状相对较轻的是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光过敏性皮炎型毒蕈中毒。毒蕈中毒的潜伏期较短,食用野生蘑菇后,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出汗、幻觉、四肢酸痛、胸闷、皮疹、少尿或色深尿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如果意识清醒,可立即催吐,若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就医时,要及时告知医生野生蘑菇食用史,最好携带未食用的野生蘑菇或者野生蘑菇的照片,以便确定野生菌种类。有一种情况要特别注意,那就是肝损害型蘑菇中毒在临床上存在“假愈期”。患者在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期过后,自我感觉已“康复”,殊不知,此时体内已经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杨秀峰最后提醒说,远离蘑菇中毒,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吃自采的野生蘑菇,购买时也要慎重。记者沈艳茹来源:新闻夜航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