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定期体检已成为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肿瘤标志物也渐入大众视线。然而面对专业报告数据,许多人又迷茫于一个问题—“难道自己被肿瘤君沾惹上了?”因此,让我们来介绍下肿瘤标志物。01、肿瘤标志物是什么?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的蛋白质、核酸、糖类和细胞外囊泡等生物标记在正常细胞中含量很低或不存在的特异性物质。通俗理解就是肿瘤细胞入侵人体后健康细胞岀来打阻击战中的痕迹,而这些痕迹”就是肿瘤标志物02、肿瘤标志物并不是人人适用。筛查肿瘤标志物是早期发现无症状微灶肿瘤的途径,但仅是辅助检查的一种手段。以下是筛查肿瘤标志物的基本步骤:①肿瘤的早期发现;②肿瘤普查、筛查;③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期;④肿瘤患者手术、化疗、放疗疗效监测;⑤肿瘤复发的指标;⑥肿瘤的预后判断;⑦寻找不知来源的转移肿瘤的原发灶。03、对于下面6种情况的人群,建议筛查肿瘤标志物:①40岁以上健康人群;②身体出现了“肿瘤信号”者;③特定职业暴露;④长期慢性病史如乙肝、胃溃疡、肠炎、喜欢高温饮食、情绪易怒者;⑤长期接触致癌物质人群;⑥肿瘤高发区或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04、肿瘤标志物高就是癌吗?正确解读很有必要:①提示肿瘤存在的可能,仅仅是可能;②评价肿瘤治疗的效果,看数字变化;③监测肿瘤有没有复发,定期复查血。肿瘤标志物阳性不一定患有肿瘤,若要确诊,还要进一步进行CT、彩超、核磁等影像学检查或腔镜,脱落细胞学以及病理学活检检查。当肿瘤标志物有变化时可在医师指导下适当调理休息,一两个月后进行复查。一般来说,只有当上升或下降到参考范围的25%才有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检测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由于是筛查指标,假阳性率更高一些。一次检测的升高不足以说明问题,仍需要复检和定期复检,而且升高幅度在参考范围上限的50%的时候,其临床参考价值更大。肿瘤标志物异常者仅能被看作是高危人群,肿瘤标志物诊断异常不等于诊断得出肿瘤。而某些肿瘤由于并不分泌相关蛋白,所以肿瘤标志物诊断正常也不能排除肿瘤存在的可能性。以下是非癌症因素导致肿瘤标志物诊断出异常的情况:①月经期、盆腔炎症、妊娠可能造成CA增高;②胆道梗阻、胃炎、炎性肠病、吸烟可能造成CEA增高(33%的吸烟人群CEA有升高);③胰腺炎、胆道疾病、肝硬化患者CA19-9可以升高等等。所以很难单凭某项肿标升高就诊断是否患有癌症,更不能确定是哪一种癌症,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因此,出现以下情况需要格外注意:①单次查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非常明显其至高出参考范围数倍;②连续多次复查,指标持续升高;③有肿瘤的家族遗传史,尤其是三代以内的亲属,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④肿瘤标志物检查有多项均升高。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善进一步检测。如果对于高度怀疑或有明显症状的病人,肿瘤标志物检测阴性,则要考虑肿瘤标志物测定体内因素和体外因素的影响,建议进行重新测定或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并结合其他影像检查,甚至进行基因检测,应做到具体病情、具体分析。理性判断,不恐慌、不武断,正确认识、科学应对。总结:①指标只是提线索,不能诊断得肿瘤;②指标高了需检查,影像病理很重要;③独个指标待考察,多个参考更价值;④指标不是点对点,只是提醒更重视。#百度秋冬打卡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