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了短短三年,我把自己一步步“作”成癌”
小高今年32岁,是一个公司白领,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退休;妻子贤惠美丽,是个教师;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刚刚4岁。然而在不久前的6月7日,小高被确诊为结肠中分化粘液腺癌、附近淋巴、脉管侵润、腹膜外转移。回顾以往身体状况,从小高三年前(29岁)开始,早期肠癌便已出现征兆。因没有及时治疗,所以才一步步发展成肠癌,看看他是如何耽误病情的。01
他有家族史
几乎所有的肿瘤都存在家族聚集性。直系亲属患有某种肿瘤,那么其他成员患这种病的几率就大幅度上升,这大致因为两个原因:一是遗传和基因,二是相似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小高的父亲,年偶然发现肠道息肉(性质不详),当即予以切除,此后一直没有复查;时隔6年后,小高的父亲,因为儿子查出了肠癌,便也做了肠镜,发现了早期肠癌,目前已经在肠镜下顺利切除肿瘤,出院了。其唯一的姑姑在45岁时候确诊直肠癌,并在确诊后一年去世。
02
忽视早期症状
小高从三年前(29岁)开始,大便次数就较多,一般都是第一次成形,后面几次不成形。之后,小高每日大便次数有增加,在一天两三次的情况下会再增加一两次,而且会里急后重,较为吃力,直到六月份出现了持续腹痛、无力、脓血便的情况,医院。实际上小高的一系列小毛病到大毛病,正是肠癌逐渐发展的表现。
03
三次拒绝肠镜检查
第一次,年11月,出现了下坠感、解不出大便,医生建议做肠镜,因为怕疼,拒绝了;
第二次,年12月,大便出血,仍然拒绝;
第三次,年4月就诊,因为疫情问题,检查肠镜未果。
04
相信了体检“结果”
在出现便血之后,小高刚刚接受了公司安排的年度体检,其中有一项叫做“癌筛五项”,就是肿瘤标志物检查,所有指标均正常。
这也坚定了他不会得癌的信念。其实肿瘤标志物一直不能作为癌症的筛查标准,这在国家指南中有明确说明,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参考:高了,要进一步检查;正常,不代表没有或者不会患癌。
实际上,肠癌是病程比较长的一种恶性疾病。但是虽然病程较长,但是也是有早期症状的。如果能及时发现,对于肠癌的早期治疗有很大帮助。而一旦拖到晚期,五年生存率就会从85%迅速降至20%左右。早期肠癌四个症状,千万别忽视。肠癌早期异常症状
便血或血性粘液便
当患上肠癌时,肿块表面的糜烂可导致出血现象,因此患者如果能加以注意的话,在粪便中会发现有暗红色的血丝或者血性的粘液便,且可持续出现,并有逐渐增多现象,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警惕肠癌,要及时进行检查。排便习惯的改变
由于肿瘤生长的刺激,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者交替出现便秘和腹泻的情况,这类腹泻一般会带有粘液。此外还有人会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随着病情的严重,还会引发大便形状变细的改变。腹痛
当肠癌出现糜烂、继发感染时,由于相应肠段蠕动增加和痉挛,可出现腹痛。部分患者以持续腹部隐痛为首发或明显症状,右下腹疼痛时,常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还有一些患者表现为典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疼痛为阵发性绞痛。身体消瘦,浑身无力
如果身体健康的人,突然间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出现身体消瘦、面黄肌瘦、全身乏力、无精打采等症状,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这有可能是大肠癌的征兆。因为,大肠癌对人体的负面作用很大,会使整个腹腔的压力增大,产生肠梗阻、腹水、黄疸等症状,特别是大肠癌晚期的病人,会引起一系列全身性的不适反应。●肠癌的高危人群●
按照年最新指南,以下人群只要符合一条,就是高危人群,最好去做个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检查手段,若是你能够保持定期检查的话,其实很多疾病都可以直接检查出来的,癌症也能够比较直观的通过肠镜来观察到。并且肠镜还能观察到大肠癌前期病变的比较典型的症状就是肠道息肉。一些高危的息肉也是大肠癌癌变恶化的根本原因,所以早发现才能早预防。
肖遵福专家提醒,若是不想被大肠癌夺去生命,四十岁之后的人群,建议做一次肠镜,多观察自己的肠胃健康。
△图左一为肖遵福专家带领团队手术中
专家坐诊时间:每周二、周四、周五全天
专家坐诊地点:医院门诊二楼肛肠专科门诊
预约咨询,-
编辑:英音
审核:赵洪运
监制:曹文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