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青少年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407/4369580.html
近日,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引发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进食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其中又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其次为蜡样芽孢杆菌。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

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常存在于被感染的动物及其粪便中。进食受到沙门氏菌污染的禽、肉、蛋、鱼、奶类及其制品即可导致食物中毒。一般进食后12-3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一般病程3-4天。

2.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于人或动物的化脓性病灶中。进食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奶类、蛋及蛋制品、糕点、熟肉类即可导致食物中毒。一般进食后1-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剧烈的呕吐(严重者呈喷射状)、腹痛、腹泻等。一般在1-3天痊愈。3.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蜡样芽孢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空气、尘埃、昆虫中。进食受到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剩米饭、剩菜、凉拌菜、奶、肉、豆制品即可导致食物中毒。呕吐型中毒一般在进食后1-5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型中毒一般在进食后8-1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预后较好。

预防措施:

  1.禁止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以及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包括病死牲畜肉)。应注意有无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不食用无标签或非正规生产厂家出产的包装食品。

2.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

3.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熟透,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等要做到生熟分开。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5.注意食品的贮藏卫生,防止尘土、昆虫、鼠类等动物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带奶油的糕点及其他奶制品要低温保藏。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

1.毒鼠强中毒:

毒鼠强毒性极大,一般在误食10-30分钟后出现中毒症状。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重度中毒表现突然晕倒,癫痫样大发作,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2.亚硝酸盐中毒:食剩隔夜的蔬菜、腌制时间较短的菜、苦井水等会产生致病的亚硝酸盐。错把亚硝酸盐当食盐或碱面用,中毒表现为发病急,口唇、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状,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自觉症状有头晕、头痛、无力、心率快等。

预防措施:

1.严禁食品贮存场所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有毒化学物要标签明显,存放在专门场所并上锁。

2.食用鱼、虾、肉、蛋、奶等食品时必须保证选料新鲜、干净,不吃腐烂的蔬菜,不吃隔夜变味的饭菜,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勿食大量刚腌的菜,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

  3.不随便使用来源不明的食品或容器,手接触化学物后要彻底洗手。

三、有毒动植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常见的有毒动植物中毒有四季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河豚鱼中毒、蓖麻籽中毒等。

1.四季豆中毒:

未熟四季豆含有的皂贰和植物血凝素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如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可导致中毒。一般在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后1-5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一般病程短,恢复快,预后良好。

预防措施: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2.发芽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发芽或部分变绿时,其中的龙葵碱大量增加,烹调时又未能去除或破坏掉龙葵碱,食后发生中毒。尤其是春末夏初季节多发。一般在进食后10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先有咽喉抓痒感及灼烧感,上腹部灼烧感或疼痛,其后出现胃肠炎症状,剧烈呕吐、腹泻。可出现头晕、头痛、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重者可致死亡。

预防措施:马铃薯应低温贮藏,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生芽;不吃生芽过多、黑绿色皮的马铃薯。3.河豚鱼中毒:河豚鱼的某些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河豚毒素,其毒性稳定,经炒煮、盐淹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误食后10分钟至3小时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死亡率高。

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不吃河豚和不食用未见过的鱼类。

4.毒蕈(有毒蘑菇)中毒:

我国有可食蕈余种,毒蕈80多种,其中含剧毒素的有10多种。常因误食而中毒,夏秋阴雨季节多发。一般在误食后0.5-6小时出现症状。胃肠炎型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神经精神型中毒主要症状有幻觉、狂笑、手舞足蹈、行动不稳等;溶血型中毒发病3-4天出现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死亡率高。

预防措施:加强宣教,不食用野生或未见过的蕈类。

5.蓖麻籽中毒:

蓖麻籽含蓖麻毒素、蓖麻碱和蓖麻血凝素3种毒素,以蓖麻毒素毒性最强。食用蓖麻籽的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严重的可出现脱水、休克、昏迷和黄疸,如救治不及时,2-3天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麻痹。目前对蓖麻毒素无特效解毒药物。蓖麻籽无论生熟都不能食用。但由于蓖麻籽外观漂亮饱满,易被儿童误食。

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

四、真菌(霉菌)性食物中毒

霉菌在谷物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食品和粮食用一般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将其破坏去除。一般来说,急性真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短,先有胃肠道症状,如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厌食,偶有腹泻等,以后依各种真菌毒素的不同作用,发生肝,肾,神经,血液等系统的损害,出现相应症状,可致肝,肾功能及血液细胞损害,严重者昏迷、麻痹、死亡等。1.黄曲霉毒素中毒:

主要是黄曲霉菌,还有一些其他曲霉菌和青霉菌含黄曲霉毒素,这些真菌主要寄生于花生,玉米,大米,小麦等谷物及油料,急性中毒主要产生肝,肾损害,食欲低下,黄疸,1周左右死亡,慢性中毒动物试验可致成肝癌、肾癌。

预防措施:大米、玉米、花生等食物要保管好,储存要清洁干燥、低温,要装有通风设备;不要食用变质、发霉食物。

2.霉变甘蔗中毒:

食用了保存不当而霉变的甘蔗所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检出病原主要为串珠镰刀霉菌和节菱孢霉菌,其所产生的毒素可以刺激胃肠道粘膜,损害颅脑神经,多数在食后2~5小时内发病,首发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汗,继而出现头痛,头晕,狂躁,惊厥,昏迷,谵妄,失语等。

预防措施:不吃霉变甘蔗是预防霉变甘蔗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甘蔗于成熟后收割,收割后注意防冻,防真菌污染繁殖。贮存期不可过长。

图片来源:网络综合

文字来源: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